■ 可变气缸
节油指数:★★★☆
一提到可变气缸技术,我们的脑中首先想到的可能会是大众或者奥迪。其实可变气缸或者可变排量技术是上世纪80年代通用最早提出来的,不过由于技术不成熟,随着时间被尘封了起来。直到2001年,它又随着Cien概念车惊艳四座。在这之后的故事我们就比较熟悉了,通用将可变排量技术应用到了凯雷德上。同时,奔驰也在研究类似技术,克莱斯勒将多级可变排量控制系统(MDS)应用到了Hemi发动机,而本田的VCM、以及大众ACT、奥迪气缸按需运行系统则都是小字辈儿了。
通用 主动燃油管理(Active Fuel Management)
主动燃油管理(Active Fuel Management)又名Displacement on Demand,简写AFM或DOD,最早于1981年运用在通用凯迪拉克L62发动机上。它也是依靠根据发动机工况要求,选择在低负荷情况下关闭部分气缸停止工作,从而达到改善燃油经济性和减少废气排放的目的。然而因为当时技术尚不成熟的原因,主动燃油管理技术随着时间被尘封了起来。直到2001年,Cien概念车的亮相,它才重新回到了我们的视线中,随后它随着席卷全球的SUV浪潮,同凯雷德一起被更多人所熟知。
『2001年的凯迪拉克Cien概念车是主动燃油管理技术重新走入公众视线的开端』
『主动燃油管理技术随着凯雷德一起被公众所熟悉』
主动燃油管理技术通过电磁阀来控制液压气门挺杆的油路供给,通过调整选定气缸气门挺杆的机油压力,使得部分气缸气门保持关闭,这些气缸将会停止进气或排气,被选定的气缸将不参与发动机功率输出,从而达到提高燃油经济性的目的。
奔驰 气缸自动关闭技术
气缸自动关闭技术对于奔驰可不算是新鲜玩意,早在1998年,奔驰发布的编号为W220的第8代奔驰S级上就已经配备了这项技术。
『图为奔驰S500』
气缸自动关闭技术能够在需要时关闭暂时不用的气缸,从而大幅降低油耗。同时,气缸关闭技术不会对发动机的顺畅运转、扭矩输出和安静性产生任何影响。当发动机在部分负荷工作状况下,S500的8缸发动机可以暂时关闭其中的四个汽缸,从而使车辆平均油耗降低约7%,实现了更大的燃油经济性。
克莱斯勒 多级可变排量控制系统(Multi-Displacement System)
克莱斯勒和奔驰的恩怨情仇
其实提到MDS的由来,还有一段和奔驰有关的小故事。当时的戴姆勒-克莱斯勒率先于2001年推出了配置ACC(Active Cylinder Control主动气缸控制)技术的5.8L V12发动机并将其应用在了在奔驰CL600和S600两款车上,不过这款发动机仅仅一年之后就停产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之后,克莱斯勒也打算为自己的发动机也开发相应的技术,他们找来了曾参与ACC项目上合作过的埃贝赫(Eberspaecher)公司,只不过这次参与开发的是埃贝赫的北美中心-Eberspaecher North America,他们共同为克莱斯勒的Hemi发动机量身打造了MDS-Multi-Displacement System多级可变排量控制系统。
『2005年的第三代大切诺基是最早使用带有MDS技术的Hemi发动机的车型之一』
MDS是为克莱斯勒的Hemi发动机量身打造的多级可变排量控制系统,由于Hemi发动机采用的是OHV的结构,凸轮轴上布满了凸轮,无法像本田的VCM发动机那样设计比较复杂的副摇臂和液压控制的连接机构,所以只能在原先的结构上想办法。
『Hemi发动机的凸轮轴与气门挺柱机构』
而最终的解决办法就是在与凸轮接触的挺柱上面做文章,他们为hemi发动机的挺柱设计了独特的滑块结构,滑块与气门推杆相连,滑块下方有一个可以定位的卡销,卡销可以使滑块与挺柱成为一体,推动气门推杆,或者使滑块活动,是挺柱无法推动气门推杆。工程师们为卡销在发动机中设计了独特的油道,依靠润滑系统中的润滑油提供液压推动卡销(电磁阀控制),卡销本身带有回位弹簧,当液压消失时便能够自动回位。在发动机正常运转时,卡销将卡住滑块使之不能上下自由移动,挺柱直接推动推杆驱动气门摇臂,而当发动机需要关闭气缸时,卡销松开,滑块便能够上下滑动,挺柱上下移动时滑块与挺柱发生相对运动,不再推动推杆,这样一来气门就被关闭,同时ECU停止向该气缸喷油,便达到了“关闭气缸”的效果,实现了“排量可变”。
『气门的控制依靠特别设计的挺柱实现,液压控制的卡销可以使挺柱不推动气门推杆』
『老款克莱斯勒300C的发动机也应用了MDS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