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气动力学
节油指数:★★★☆
相信您骑自行车时一定有这样的体验,当遇到大风天时,如果还是按照平时“周吴郑王”一样坐姿端坐着骑的话,得把吃奶的劲儿用来蹬车才能和边上走路的人一样快。而这时,把身子趴下来,似乎会省力不少。
汽车也是如此,车辆的燃料在推动机械运转时已经消耗了一大部分动力,而当汽车高速行驶时,一部分就是克服空气的阻力。其实很早的时候,人们开始渴望以更高的速度行驶时发现如果仅凭高功率输出的动力单元并不能到达那梦想的天际,于是有人开始在空气动力学领域展开了研究,他们发现要想获得有利的行驶条件,就要在车身造型上打破传统格局,让原本方方正正的车身向圆润的样子进化。
当然,空气动力学远远不是将车体由方盒子变为圆肥皂这么简单,怎样的造型空气阻力最低、如何减少乱流形成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是空气动力学研究的范畴。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事情,在我们印象中,两厢车大都短小精悍,照想象推论似乎会比那些“笨笨”的三厢车空气阻力更小吧。其实不然,由于两厢车车尾面积大,车尾形成的真空区大,因而产生的负压较大,造成前后的压差也就更大,车辆的空气阻力相应就更高。
瞧,事实不是总和我们想的一样吧,但世事无绝对,这里“例外”就是奔驰的新B级,在国内老款B级的价位水平上,量产车最低的风阻系数也只不过为0.27--来自君威和睿翼(二者均为三厢中级轿车)。而作为一款两厢车型,能够拿出仅0.26的风阻系数确实令人惊讶,毫不夸张的说,在量产的紧凑车型当中,新B级在空气动力学方面拥有绝对领先的优势,即便同级别的三厢轿车,风阻系数也大多集中在0.3左右而已。奔驰的工程师们对于B级的空气动力学设计做了大量的优化工作,除了外观轮廓之外,还对车底气流的平整做了大量的实验和改进,前轮前端的锯齿形轮拱扰流板就是成果之一。据悉,未来奔驰还会提供“ECO”选装套件,安装此套件后,奔驰B的风阻系数可降到0.24的水平!
当车身外观的设计或许在打造低风阻系数的工程上已遇到瓶颈,为了追求极致,设计师打算跳出车身设计领域,转而把目光投向技术方面。在新一代奥迪A8中,进气隔栅与水箱之间的空间被密封起来,这样流入的空气就可以毫无损失地进入冷却系统并最大程度的达到散热效果,增加了空气流动的效率。而散热器表面的鳞片和电子散热风扇叶片的设计也相应的进行了优化。经过这样经过精心的布局设计,以实现最低的风阻效果。
不要以为空气动力学只是研究“表面功夫”,其实底盘上空气动力学同样讲究,在我们的底盘拆解节目中可以看到很多车的底盘上都有空气动力学设计,底盘良好的空气动力学设计能够帮助车辆减少来自底盘、轮拱和轮毂等部位产生的空气阻力。在底盘上覆盖完整的护板可以使空气更快速的流过底盘,而导流槽的设计帮助引导气流更为合理的穿过底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