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抢滩SUV:模仿起家
对于一个胡同儿长大,从小生活在北京城里的80后来说,走进我的视野中的第一款长城并非那些为长城挖来第一桶金的皮卡,而是一款叫做赛弗的SUV。这款脱胎于丰田第二代4Runner(N130)的SUV上市便获得了好评,其最大的杀手锏就是不足10万元的价格。曾担任长城汽车销售公司副总经理的商玉贵曾说道:“赛弗是中国经济型SUV的鼻祖。”在那个年代,赛弗以成熟的设计,较好的通过性以及较大的改装潜力,的确吸引了很多越野爱好者和小私营业主。
现在看来,当年的赛弗其实就是“山寨”的丰田的4Runner(日版名称为Hilux Surf)车型,然而由于4Runner至今也未曾进口到国内,因此很多人都曾经感叹“没想到中国人自己研发的SUV这么好。”到了2005年,随着哈弗的诞生,赛弗就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了,但是由于依然有消费者订货,所以这款车一直生产到2009年1月。应该说,赛弗真正帮助长城实现了“农村包围城市”的愿望,不但开启了长城汽车生产SUV的先河,使中国人认识了长城,也正是因为赛弗销量很好,长城在2005年才能够成功上市。
尽管赛弗基本上完全沿用了丰田的造型设计,然而了解赛弗的朋友都会有印象,从观感上来看,赛弗车身覆盖件的钣金质量与大家熟知的丰田品质是有一定差距的。在那个时期,长城还不具备整车外覆盖件的冲压能力,赛弗的外覆盖件来自于长城与沈阳一家冲压企业的合资工厂,但这种状态并未持续太久。
2005年6月,长城历史上另一款具有极其重要地位的车型正式上市,这就是哈弗CUV。哈弗CUV脱胎自五十铃Axiom,但长城为它进行了一定的本土化改进。全新设计的车头部分更容易被中国消费者所接受,而长城也开始意识到工业设计对于一款产品市场表现的重要性。在早期的长城轿车上面,我们同样能够看到一些模仿+自主设计相结合的痕迹,但由于原型车都相当小众,或是并不在国内销售,因此尽管国人对于“模仿”设计争议很大,长城也没有受到过太大的非议。
长城投入了大量资金对哈弗CUV的生产线进行改造。通过从天津购买的冲压模具,获得了整车覆盖件的生产能力。如今长城旗下的精工汽车模具技术有限公司已经具备独立研发、设计、制造大型汽车外观覆盖件冲压模具的能力,包括奔驰、宝马、大众、雷诺及菲亚特等国际品牌都是该公司的客户。
有了独立研发的高品质冲压模具,不仅令长城在产品的外观质感方面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同时也可以生产加工更为复杂的车身外覆盖件,为日后产品设计方面的创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