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势力车企赶上了好时候
新势力车企的诞生对于汽车行业有着重大影响,除了刺激传统车企发展和转型之外,沈晖认为有机会把电动车做大首先是因为市场足够大。就像在多年以前,如果你说要在非洲做鞋的生意会被别人认为“没脑子”,但如果这一市场哪怕被打开一条小缝儿,都有着无法预估的商业价值。
经过四十多年的洗礼,如今中国的汽车市场已经不能与40年前改革开放初期的环境同日而语。2017年中国汽车产销分别达到2901.5万辆和2887.9万辆,你能想象得到,退回到1982年,当年中国汽车计划产量只有微弱的8万台吗?作为一个在那个年代还没有出生的汽车媒体人,我没有资格对当时国内的汽车环境做任何评价,但是,封车节油的政策以及狠斗私自一闪念的思想确实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当时中国轿车工业的发展。
今时不同往日,中国汽车产业能够迎来弯道超车的机会,与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不无关系。国家领导人在十九大报告里面提到,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在不久前闭幕的2018年两会上,报告中也明确提出,2018年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沈晖认为,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实体经济的龙头就是汽车工业。
现在,国家对于新势力车企举双手欢迎,准入政策在2015年6月发布,7月10日开始执行。2016年3月,发改委审批通过第一家新能源车企,北汽新能源。随后,长江汽车、前途汽车、奇瑞新能源、江苏敏安、万向集团等15家车企陆续获得审批。之后,由于多方面原因,发改委审批停留在2017年5月,即便这样,新势力车企的审核资质并没有就此卡住,而是会针对现有的问题进行优化和完善,新的审批流程一定会公布出来。所以,威马汽车、蔚来汽车、小鹏汽车等后来的新创车企并没有赶上第一波的“好时候”,他们或借壳或找代工,这一点我在后文中会详细介绍。
已经获得资质的15家新能源车企 | ||||
北汽新能源 | 长江汽车 | 前途汽车 | 奇瑞新能源 | 江苏敏安 |
万向集团 | 江铃新能源 | 重庆金康 | 国能新能源 | 云度新能源 |
知豆 | 速达 | 合众 | 陆地方舟 | 江淮大众 |
1997年国务院24号令明确表示禁止批准汽车项目,当时中国记录在册的汽车厂商有120余家,但是这其中80%的车企年产量不到1万台,除了靠产品目录苟延残喘外,他们在汽车制造业中的态度十分消极。在当时那样的环境下,奇瑞、吉利、长城等车企通过多种方法和渠道进入轿车领域,充当起鲶鱼的作用。对比一下当下新能源车企的场景,虽然“登场方式”不同,但是它们同样充当起鲶鱼的角色,对现有的传统汽车制造业发出挑战,当然这种刺激在政策的引导下一定会成为良性竞争,有利于中国汽车工业的进一步发展。
作为沈晖的前老板,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3月底举行的“中国标准能否引领世界智能汽车发展”的论坛上炮轰已经拿到电动汽车生产资质的车企,很多都是走后门拿到资质,并不在汽车制造领域具备真实力。由此我们也能看到一些资质后的内幕,无论怎样,我们都希望资质问题不要再次成为新创车企准入门槛前摆放的绊脚石,并且让心无大志的车企借此投机,让诚心诚意造车的企业投路无门。
自建工厂才是硬道理
2017年11月份,博世作为供应商组局新势力造车交流峰会,当时沈晖作为受邀嘉宾上台演讲,那也是我第一次见到沈晖本人。演讲环节中他坚持一定要自建工厂,话语中带着自信、确定以及肯定的语气。
代工生产在汽车产业中比较普遍,小鹏汽车、电咖汽车、新特汽车等大部分新势力车企都是采用代工生产的方式来压缩新品推出的周期。这一生产方式的优势十分明显,只要资本充足,外行跨界汽车行业也会变得不是难事。
另外一方面,代工生产的短板也同样突出,就是生产质量始终无法把控在自己手里,特别是在不可改变的造车客观规律当中,要凸显质量体系的优势就必须建立好超凡的质量管理水平,但是即便到现在,一些中国品牌、合资品牌还是在这一领域参差不齐,体系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坏毛病”。
所以,沈晖认为把一款汽车产品打上自己公司的LOGO进行售卖的前提就是自建工厂,这样供应链、生产、质量才能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他把代工很形象地看作代孕,找人代孕弄不好宝宝就会有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对于沈晖来说,首款将量产的威马EX5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他绝不允许自己的孩子有任何的安全隐患。
沈晖如此看重产品本身,是因为对于初创企业来说,威马汽车目前就像小树苗一样还经不住任何风吹雨打,如果产品不过关,对于用户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对品牌的打击也很可能是毁灭性的。另外,沈晖有海外留学和从业的相关背景,我们用美国市场举例,即便是一个垃圾回收厂,如果你今天想做汽车完全可以申请,但是一旦产品出现问题,那么面临的就是破产。虽然中国对用户保护法律体系还有待优化,但是沈晖从在过去的工作中耳濡目染,对于产品质量要求甚苛。
在中国市场,产品责任同样也会被列入到谈判协议当中。如同1996年,上汽和通用的谈判当中,通用曾担心中国的产品责任条款会让公司在资金问题上承担无限的风险,这一担心也险些让双方的合作陷入僵局。最后,上汽谈判团队提出了变通的方案,将赔偿限定在4800万美元以内,才使双方合作得以继续下去。
总结:
创始人往往能够代表一个企业的“内在性格”,从现阶段来看,威马汽车作为众多新创车企的一份子,一门心思把精力放到产品当中。在下一期的内容当中,我会和您聊一聊威马汽车的运营模式和产品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敬请期待。(图/文 汽车之家 曹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