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和乘客最常接触的内饰部分,我们不打算弄得太夸张,因为看久了会很不舒服,例如弄个红色的内饰,待久了仿佛待在动物的内脏,有种被吞没的感觉。黑色还是最安全的颜色,因此我们的内饰改装方案,还是以黑色为主,辅以一些蓝色缝线和白色饰板。
拆车的时候,需要胆大心细以及一些经验,毕竟我们手边都没有原厂的维修手册,只能见招拆招。另外,现在很多车款的内饰都是用卡扣固定,很容易一不小心就拉断,如果觉得不太好拉,就要小心撬开,实在拆不下来就要注意是不是还有螺丝没松开。师傅用只了大约一小时把中控台、方向盘、四个门板和中央地台拆下。
中控台部分我们使用翻毛皮材质包裹,看起来比较有竞技感,当然缝线也是不可或缺的部分,选用蓝色缝线是因为车身外观也是蓝色,除此之外,这辆车的内饰还有很多蓝色的元素。
中控台上的木纹饰板改用了白色碳纤维包裹。目前国内这种装饰加工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对于大多数厂家来说,这并不是一件很难的工程。另外,门板也被我们送去包裹碳纤维了。很多人会利用水转印技术把碳纤维纹印在塑料件上,但是和真正的碳纤维布贴上的感觉还是有点区别,碳纤维布的纹路会随着光影改变,但是转印的不会,换句话说,就是欠缺了一些立体感。
其实看到师傅们把这些拆下来的东西装回去的时候,心里很是佩服,毕竟拆下来的东西非常多,如果拆的时候没有把零件和螺丝分门别类放好,很容易搞混,或者是装完之后发现还有一大堆螺丝留在工具箱里。
内饰改造完后,到底呈现出什么样的感觉?又有那些地方被我们“荼毒”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