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广告一:
编辑点评:
气势磅礴、场面恢弘,除去这些我在这则广告中还了解到一个概念:乘以红,新君威这次就是要将红色与其品牌形象紧紧相连,而他们给红下的定义相当宽泛,宁静乘以红是热情,进取乘以红是动感,似乎红是一针强大的催化剂,能让所有事物产生质的飞跃,而它的承载者就是观众眼前这辆新君威,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广告设想并不糟糕,虽然其表现手法依旧是照葫芦画瓢的老套路,但对于这种产品解读类广告来说,能做成这样已经相当不错了。
国内广告二:
编辑点评:
别克似乎早就意识到在国内投放的广告创意欠佳,2011他们曾经推出一则针对国内消费者的“创意”广告,不得不说,虽然只是将小小的指示灯、道路标牌上的火柴人赋予生命,整个广告便因此显得生动起来且极具观赏性。整个广告深入的表达了新君威“T”的强大吸引力,让观众感受到了久违的创意与灵感,它在故事性与创意上甚至超越了宝马、大众、奥迪等大户在国内市场上投放的广告,别克在这一领域无疑让人刮目相看。
国外广告:
广告剧情解读:
女主人采购生活用品回家,男主人在里面翻到了自己喜欢喝的可乐,就在他打开易拉罐的瞬间,可乐强劲的喷涌而出,男主人瞬间全身湿透,女主人也被吓的退到一边。怔了几秒种后,男主人严肃的问道:你是开车出去的吧?女主人小心翼翼的点点头......此时镜头一闪,出现女主人驾驶着君威GS在公路上驰骋的画面。
编辑点评:
选择这则广告的理由是因为2012年海外广告绝大多数都是君威GS,且这则广告继承了典型的“美式幽默”,广告巧妙的借助可乐这一载体,利用它在剧烈运动下会产生气体从而导致喷发这一特点,从一个侧面向观众表达了君威GS动力强劲并且极富操控性,这样一则广告简洁明了,立意鲜明且毫无拖沓之感,多数人在看过广告后都会有舒服、爽朗的感觉。这样看来,一则成功的广告其实并不难。
对比点评:
说实话,看完君威的这一系列广告还真的让我大吃一惊,本以为应该是这个级别中广告环节最薄弱的别克让我刮目相看。别克在新君威系列广告中对于动力方面的表现手法无疑最为成功,国内采用的是较为直白的“平铺直叙”,而海外的君威GS则采用了反衬的手法,这些无疑在国内外市场都取得了成功。然而最重要的是,它似乎在区域投放方面划分的没有那么明确,一样的创意、同样的效果,这无疑是对国内消费者的一大“福利”。
热门车型六:奔驰C级
国内广告一:
编辑点评:
依然是一部典型的明星效应广告片,这也是奔驰在国内市场投放广告的老套路了,由于这则广告可以说是国内奔驰明星代言广告的代表之作,故我果断将这则2010款奔驰C级广告收入文章。片中请影星黄晓明作为主角,并在车辆不断行驶的过程中穿插黄晓明的各种写真照片,其过于单调的表现手法,使得我这样一个本就不追星的人对这则广告更加不感冒。况且,它确实也没有任何明确的立意或是主线内容,整条广告都是帅哥与奔驰C级的镜头交错,相较于文章前面提到的帕萨特国内明星代言广告,这则广告无论在画面美观度还是故事流畅性上与前者均有差距,不得不说,这一仗奔驰C级稍显逊色。
国内广告二:
编辑点评:
个人认为“还不错”的一则广告,立意明确,手法略显粗糙但绝对是精心设计过的创意,将一个普通男孩从小到大对于车的追求浓缩在这几十秒中,除了感官上的满足外,超越自己的立意也被观众深深的记住。然而对于有些人来说,这类简单创意的广告似乎“还不够料”,但考虑到国内市场情况,也许这种半创意半展示的广告作品才符合国人胃口。
国外广告一:
广告剧情解读:
稍显疲惫的美女开着一台奔驰C级轿车驰骋在沙漠上,这时仪表盘中央显示"Attention Assist:Drowsiness detected"(注意:疲劳提醒),美女马上意识到了这一切并找了间小酒馆准备休息。走进酒馆后发现小酒馆内的人衣着另类,表情也不太友好,这让她感到恐惧与紧张,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在注视着她走向冒着热气的咖啡,就在气氛最为紧张尴尬的时候,一位男士适时的出现了,并对她说:“Also Attention Assist?”这则广告以男士在女士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出现,来衬托奔驰C级疲劳提醒系统也会在你最需要帮助的时候适时出现,最后一句对白更是整个广告的点睛之笔,表达出这个男主角其实与疲劳驾驶提醒系统一样随时在关注着女主角。
编辑点评:
浓浓的乡村音乐仿佛把我带到了加州宽阔的一号公路,不知道是不是基调问题,个人感觉这则广告真的很出色,前期疲劳驾驶提醒镜头的铺垫与后面男主角的出现设置精巧,相得益彰,广告对于酒馆人物属性与氛围的渲染也很到位,不得不说,这条广告真的太赞了!
国外广告二:
广告剧情解读:
镜头先是在方向盘、按键区以及集成按钮上晃了一下,马上转到了一个摇头晃脑看上去很high的摇滚男身上,他随着音乐的节奏晃动了几秒后说了句:“Cool”。镜头随即拉远,我们看到的是一辆奔驰C级车与一辆拉风的摩托车。
编辑点评:
短小精悍而又颇耐人寻味的一则广告,奔驰这次将焦点放在了音响上,以一个摇滚男放弃拉风的摩托车,转而在奔驰C级车里享受音乐来彰显其音响系统的强大及效果的出众。以小细节衬托大智慧,这是广告应有的魅力。
对比点评:
看到奔驰C级国内第一则广告的时候着实让我大失所望,但继续看几则同一时期其他广告,发现奔驰的广告设计团队从来不缺乏智慧与创意,并且在看完这几则广告后似乎那些广告人幽默、文艺、轻松搞怪的形象都栩栩如生的出现在我眼前,的确,奔驰C级广告有着独特鲜明的性格与形象,但其对于中外市场广告投放类型的差异过大,这就导致奔驰广告在我们国人眼中就是一副请明星、做效果的“土大款”形象,但实际上,奔驰的确优雅到了骨子里。
总结:
这次我们点评了几款国内市场上较为热门的中级车广告,发现由于中外市场属性不同,各个厂商对于不同市场的广告投放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差异性,这就导致了过于直白的“中国式”广告迭出,而富有创意、灵感爆棚的优秀广告则多数出现在海外观众的电视屏幕上。我们不妨将广告比喻成人,国内广告就像一个西服革履,帅气挺拔的塑胶模特,除了没有性格,哪里都很完美。国外广告则是个有血有肉有性格有感情的普通人,他也许不够帅也不够有型,却实实在在活在观众身边。究竟哪个更好,这始终是件见仁见智的事儿。(文/图 汽车之家 陈雷)
>>点击汽车之家·文化团队,进入汽车趣意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