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原创试驾] 在国内自主品牌当中,比亚迪无疑是在新能源车领域投入最大的。原本就是以生产电池发家的比亚迪在新能源车方面的优势不言而喻,光凭着这一点,比亚迪就得到了巴菲特和奔驰的垂青。而比亚迪先后推出的几款新能源车之中,最引人关注的就是纯电力驱动的e6先行者。而官方数据更是让我们对这款神秘的电动车充满了好奇:在峰值扭矩高达450Nm的电动机的驱动下,e6的续航里程可以达到300km。那么e6开起来究竟是什么感觉呢?
动力感受:不要对动力要求太多
为e6提供动力的是有一套由电池组所驱动的永磁电动机,最大功率90kW(120马力)/2550rpm,最大扭矩为450牛米/2500rpm。整套动力系统并没有配备变速箱,电动机与主减速器相连,直接驱动车辆前进。
单纯看功率,120马力的永磁电动机其实已经足够应付日常驾驶了,但是由于要让e6拥有足够长的续航里程,车身上电池组重量超过了600kg!这让本来个头就不小的e6体重暴涨到了2.3吨,这个整备质量已经与普拉多和大切处于同一水平了,电动机那区区120匹马力显然不够用。所以我们也不用对它的动力性能抱有太大的希望,尽管它450Nm的扭矩数据看起来很唬人。
关于电池以及续航能力
虽然比亚迪在宣传e6的时候总是会强调他们拥有领先世界的铁电池,但是实际情况是,所谓的“铁电池”的主要成本其实和一般的锂电池并没有本质的不同,也属于锂电池中的一种,其全称是磷酸铁锂电池。
这类型锂电池的特点是:不含钴等贵重元素,原料价格低,且磷、锂、铁存在于地球的资源含量丰富,不会有供料短缺的问题。其工作电压适中(3.2V~3.3V)、电容量大(170mAh/g)、高放电功率、可快速充电且循环寿命长,在高温与高热环境下的稳定性高。(资料来自于网络)
而目前业界衡量电动汽车电池“能耐”的重要依据,就是看每块电池的比能量,也称能量密度(能量密度是指,电池的平均单位体积或质量所释放出的电能)。其中,日产的电动车聆风所采用的锂电池的每公斤能量比就可达140W·h。在这点上,比亚迪所使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也并没有太多优势,100W·h的每公斤能量密度只能算是中规中矩。
在这样的情况下,比亚迪想要增加e6的续航里程,唯一的选择就是增加电池组的数量。因此,我们就看到了e6车底下那重达600多kg的电池组。数量的优势确实赋予e6不错的续航潜力,但是这个沉重的包袱也对它的动力性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而且从另一个角度看,如此沉重的车身也难以提供最高效的能耗效率。所以,如何提升电池的能量密度,降低能耗应该是现在摆在比亚迪工程师面前的最大课题。
至于续航里程,官方宣称的300km的续航里程多少会有一定的水分,毕竟理想环境和实际情况差别不小。我们在一天半的试驾过程中,大约行驶了250km左右的距离时,可续航里程还剩下21km。这里我们需要说明一下我们的里程测试环境,在整个试驾过程车内全程开启空调,并且全程都是正常行驶状态,几乎没有堵车的路段。所以能得到这样的续航能力我们已经非常满意,现在能跑这么远的纯电动车可实在不多,毕竟600多公斤的电池不是白搁车底下的。
● 关于用车成本
另外,相对于国内那让人无语的汽油价格,电动车的用车的成本显然要低廉的多。e6从完全没电到完全充满需要60度电(电池容量为60kW·h)。而北京最贵的商业用电为每度电0.6417元,算下来每次充满只需花费38.5元。按照实际测试250km续航里程计算,等于每百公里花费为15.4元。如果是使用汽油的混合动力车型,按照目前93号汽油8.33元计算,即使是最省油的普锐斯上(工信部综合油耗4.3L),每百公里花费也需要35.8元。而对于一般的家用车,百公里油费则需要再翻一倍,因此充电和加油在用车成本上差距不言而喻,这也是电动车最大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