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顶”设计回归
[汽车之家 专业评测] 我一直觉得“Z”系列是宝马品牌旗下最特殊的一个车型系列,就像“Z”所代表的德语单词Zukunft本身的未来之意。整个“Z”系列更像是一个事业有成的人要重拾年少时怀揣的梦想。它没有那么强的销量重任,也没有整日纠缠在心里的劲敌,它所要做的就是要展现宝马对更深层次设计的尝试。至少以前的“Z”系列给我的感觉是这样,那么眼前的全新一代Z4又如何呢?
外观:
如何能让一台车变得特别,我觉得只需要引入“翻灯”或者“敞篷”两种设计元素之一就能立刻带给你眼前一亮的感觉,即便“翻灯”设计受到碰撞安全性和空气力学因素成为了历史,但是敞篷车却仍是设计师展现才华的用武之地,我想当时宝马应该也是这么想的,否则怎么好端端的要造Z1那样古灵精怪的小跑车?
这次全新Z4在国内48.88-63.38万元的售价区间较上代车型58.3-90.9万元的售价区间低了不少。而这次我们要测试的顶配车型M40i在配置方面也是相当完善,除了发动机远程启动(3100元)、主动巡航控制系统(7700元)、驾驶辅助功能(9100元)这三个选装件之外,其余配置在M40 iM运动性能版全部为标配。仅需63.38万元就能拥有一台直六后驱软顶双门跑车,听起来确实很香。
全新Z4基于宝马CLAR平台研发,从车身参数能够感受到,次此换代车型在外形数据改进幅度相当大,大幅度的进行了改动,不只是单纯为了提升实用性,车辆的前后配重以及底盘操控特性和极限都随之改变。前、后轮距得到加宽,轴距缩短(轴距已经比718还要短),并不是说轴距越短越好,而是现在Z4的后轮距与轴距的车身已经拥有了1.55的轴距黄金比例,所以你从任何一个角度看车身都会感到无比协调。Z4极为精致的比例,让它成为了家族中名副其实的舞者,动感兼顾优雅的身姿跳的了探戈也舞的起华尔兹。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平台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汽车之家视频平台
软篷开闭时间仅需10s,已经是相当快的速度了,而且这次宝马在易用性方面做的很到位,在车速50km/h以内都可进行车篷开闭。
排气管口径足有90mm,差不多是常人拳头的大小。车内具备排气音效模拟,在敞篷高速的状态下,Sport Plus模式就会模拟出收油时“砰砰砰”的回火声,上面可以听到我们录制的声浪,视频前后顺序分别为Comfort和Sport Plus两种模式下的声浪演示。
突出日常代步实用性
内饰部分:
吸收M Power的精髓
由于两代Z4产品研发时间相隔十年之久,所以从配备在老款车型上的N54B30,到全新Z4车型上的B58B30,动力单元之间足足跳过了一代。尽管光从参数上来看,性能长进并不大,只是扭矩输出多了50牛·米而已。但实际上,作为宝马新型模块化发动机家族的成员,B58B30在缸体强度和热管理系统都有着实质的提升,封闭式水道、高强度活塞连杆曲轴的应用以及热管理系统的改进确保了动力输出的稳定性。海外版的Z4最大功率已经达到了380马力,而引入国内之后,考虑到排放标准等原因,宝马还是比较保守的将动力维持在了340马力。
相比搭载在上代Z4上的N54B30发动机,采用双涡管单涡轮设计的B58B30虽然少了一颗涡轮,但通过在热管理和发动机强度等方面的完善,使得它有更多的潜力来适应多种车型的不同需求,封闭式水道的中缸、更高强度的活塞连杆曲轴,涡轮增压压力提升个20%非常轻松,从海外的同型号车型出场设定在380马力的参数来看,B58B30还有着不俗的潜力。
动态驾驶:
从MPV走下直接坐进Z4的我居然没有感到半点拘束,“舒适”和“安静”是刚接触Z4时留给我的第一印象,在关篷的状态下,除了打着发动机瞬间的一声怒吼之外,一切都很平静,跟坐进一台改了减振降低了车身的3系差不多。走起来也是心胸坦荡的感觉,谁让我怀揣着6个缸的“大心脏”呢,这张扬的外表扮猪吃虎是没戏了,但这种处事不惊的态度还是满招人喜欢的。
下班之后你不用拖着疲劳的身体,继续驾驶一台令你神经紧绷,随时有可能吞掉前车的怪兽,而是平静优雅的跟随着车流,听着广播88.7里 ANDY和国鹏基友的斗嘴去约会赴宴。在拥堵的情况下,我甚至会调成ECO模式,让Z4彻底变成人畜无害的状态,平顺的动力输出犹如长流的溪水,顺滑不造作。
B58B30本身就是一台偏长冲程设定的发动机,低扭强、涡轮起压快的特点让它能适应宝马家族里的任何车型。拖动X5都能快如飞,那拖动Z4更不在话下。而宝马工程师在第三代ZF 8AT变速箱的齿比方面也做了一些改进,扩大传动比至8.6,还将一挡齿比提高到了5.25,综上改变的结果就是当你深踩油门扬长而去的瞬间会产生一个疑问,宝马是不是对Z4的动力虚标了?这真的只有340马力吗?
500牛·米的扭矩更不是说说而已,伴随着你嘴角一个邪恶的笑容油门到底,副驾驶的姑娘甚至还没叫出声来,车子就已经直接起飞扬长而去了。加宽的轮胎,强大的车身稳定系统让Z4在一次次突如其来的加速表现稳如四驱。
无论是X4 M上的那台S58B30还是Z4上的这台B58B30,在后程加速上都显得要比市面上配备在其他同级车型上的发动机持久一些,7000rpm的转速红区对于民用涡轮车来说是另外一个层次,当你一次次催动脚下的油门逼其加速至红区时,宝马直列6缸发动机运转过程中那种细腻精密的感觉会让编辑我这样的机械控上瘾。
迫不及待的将驾驶模式切换成Sport Plus之后,变速箱非常智能的退了一挡将发动机转速拉到更高的位置。如果此时你闷住油门,变速箱会一直坚持不退挡。动力犹如等待开闸泄洪的洪水,而车身也会变成近乎脱离地球重力束缚的火箭。变速箱总能够将挡位调整到最适合出弯加速的状态,精准的预判体贴入微。有时候你甚至可以根据变速箱降挡补油的节奏来判断出弯加速的时机。变速箱与发动机默契的表现很快劝退了一心想靠一己之力手动换挡的我,令我不再依赖方向盘上那两枚手感不佳的塑料换挡拨片了,信ZF 8AT得永生!
第三代的ZF 8AT换挡速度足可媲美竞品的双离合变速箱,不过论平顺性,8AT没得说,但论换挡时那种铿锵的冲击感,我还是更喜欢保时捷PDK那种机枪上膛的反馈感更有传统跑车的味道。
基于CLAR平台打造的全新Z4,前悬架相应得到了提升,双节点设计能让前悬架获得对车轮更好地束缚,而后悬架下支臂上也相应增加了具有导流效果的鳍片。另外,钢铝混搭材质的悬架结构并不过分追求轻量化,但是从细节上从车身到底盘,多部位的加强结构无疑能弥补敞篷车天生刚性不足的问题。
当我高速行驶在一段表面龟裂的柏油路时,充分吸收路面颠簸的悬架依旧不会让乘客感觉不适。而在弯道中,悬架的支撑性也足以禁得起你的一番激烈操驾,很小的侧倾幅度也增进了不少乐趣。尽管Z4的悬架行程很短,但只要颠簸幅度没有突破减振器的压缩行程,悬架出色的响应速度对车身姿态的调整都起到了莫大的帮助,同时也让能让轮胎时刻保持住抓地力,始终吸地而行。
全新Z4的底盘进行了很大程度的改进,轮距较大幅度的加宽意味着操控极限不可同日而语。轴距缩短的同时,前窄后宽的轮距设定呈现出了入弯偏推头车尾更稳定的特性,为了保持Z4在驾驶感方面应有的活性,工程师又为后轴加入了主动电子限滑差速器这一剂猛药,在可变转向比转向系统的配合下,令全新Z4入弯更灵活,出弯更稳健,攻弯过程一气呵成。
在强化的机械素质和稳定的车身底盘面前,Z4的操控极限明显强于宝马自家的普通家用车型,甚至超过了部分M Power车型,所以有时候当你想更多去“PUSH”它的时候,只要控制好入弯的节奏,它总是会以极为高效的表现迅速通过,甚至在弯中你还可以再多跟脚油让车尾发生轻微的侧滑来使入弯更加顺畅也更富有激情一些。
Sport Plus模式下偏重的转向手感在激烈驾驶时有些考验你的臂力,即便你可以通过设置来单独调整转向模式,但无论选择哪一种,转向的灵敏度似乎都不会有太多改变,尤其是转向中心位附近。也许宝马的工程师不希望Z4的转向系统在激烈驾驶时会带给驾驶者过于神经质的感受,但我内心里对这台车驾驶信心有所降低的时候正是从最运动模式下开始的,Z4的人车交流感还是有那么一些瑕疵在里面,它牺牲掉了一些将车辆逼近极限过程中的感受,少了那种贴身肉搏的快感,而防爆胎虽然胎壁支撑不错,但模糊的路感反馈在这其中确实也起到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测试成绩
◆加速刹车测试:
毕竟是台后驱跑车,坐在Z4车内加速时能感受到强烈的推背感。加速过程很有力道,但你也能完全接受施加在你身上的g值的程度,至少在我接触过的这些跑车中,它的加速感受仍照顾了乘客舒适性,油门到底不会有按胸口扯脖子的感觉。
测试得出的5.11s加速成绩低于官方给出的4.5s,成绩跟天气因素有一定关系,另外车辆弹射起步时后轮限滑干预的情况比较明显,车辆真正的加速其实要从半秒之后轮胎重拾加速力至加速g值峰值开始。
Z4极为跟脚的刹车脚感能给人不错的控制信心。但是按照全车的质量分配,全车的刹车力度分配似乎过于集中前部,虽然前悬架撑得住车身,但全力刹车时车内还是能感到明显的前倾,下坐感不明显。
36.52米的刹车成绩在家用车里属于出色,但是对于跑车来说还算不上十分亮眼。从数据上能了解到,刹车g值很稳定,只不过g值峰值略显逊色一些。
◆油耗和噪音测试:
尽管以往我们不怎么去测试跑车的油耗和噪音,但实际上现代多数跑车已经能达到日常竞速两不误的程度,所以我们还是对Z4进行了相关的测试。最终9.5L/100km的油耗表现对于一台6缸车来说很难得,而噪音水平对一台软顶敞篷跑车来说也同样令人感到满意。不要质疑这代Z4的实用性,除了天生少两个座以外,满足日常通勤真的是毫无压力。
◆麋鹿测试
为了更全面的展示车辆紧急避让时的表现,我们按照国际ISO 3888-2麋鹿测试标准进行桩桶摆放(具体摆放方式与桩桶间距如图),针对Z4进行测试,测试车辆内除驾驶员外,为空载模式,油箱为满油。
由于麋鹿测试的表现与驾驶员驾驶技术有直接关联,因此此次的麋鹿测试我们的驾驶员为评测导购组的专业车手——梁奇。测试时,我们从时速65km/h开始,每个速度级增加5km/h,以此类推。每个速度级如果尝试3次没有通过,且驾驶员判断车辆无法通过该速度级(尽可能保证安全),测试将终止。作为双门跑车的Z4在紧急避让项目中会有何种表现值得期待。
作为一台跑车它的整体表现令人满意,面对麋鹿的极限测试环节,积极的底盘响应、出色的悬架支撑在测试中都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在可控性方面Z4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A区进入B区之前的转向反应速度非常快,也能够让驾驶员最为直接的找到节奏,不会出现大幅度的方向修正问题,再配合短小的车身能够让你放心大胆找到合理的行进路线。车辆在进入B区之前右前轮会有明显的制动效果介入,在干净利落的完成重心转移之后,轮胎出色的抓地能力开始显现,在前桥拥有出色循迹能力的情况下,一切都变得易于掌控。此外,偏中性的调校方式,让车辆完全不会出现转向不足或者转向过度的情况,在合理的控制下,整体可控性非常出色。最终得到了74.4km/h的成绩。
全文总结:
全新Z4是一款我很难彻底一次给出评价的车,尤其是这台M40i。它在动力和操控上吸收了一些M Power的精髓,极限高可控性强,劈弯冲刺实力均衡,本质上也没有违背Roadster车型的设计初衷。再加上更强大的日常实用性和舒适性,可以说它产品层面的全面性比之前Z系家族里的任何一任车型都要强大。
但是,在深度接触了一周之后,我知道感觉这东西并不会欺骗自己,也许是对全新Z4期望值过高,我对这台车并没有建立起单纯的喜爱。人就是如此,拥有的太多有时候反倒会成为一种负担,就像Z4,想给你的太多,可有时候反倒会令你觉得它有点复杂。也许对于一台四门轿车来说这不是问题,但对于一台跑车来说,这却让人分了神。为了市场逆来顺受的去迎合一些本就心情不定的客户,这其实对Z4车格的塑形很不利。它本应像初代Z4横空出世时那样成为宝马家族全新设计的风向标,而不是成为家族的追随者。(图/文/摄 于硕 视频 张超 周曼妮 麋鹿测试 梁奇 )
详细参数
车型图片 | ![]() |
基本参数 | 宝马Z4 2019款 M40i M运动性能版 |
厂商指导价 | 63.38万 |
厂商 | 宝马(进口) |
级别 | 跑车 |
能源类型 | 汽油 |
环保标准 | 国VI |
上市时间 | 2019.04 |
最大功率(kW) | 250 |
最大扭矩(N·m) | 500 |
发动机 | 3.0T 340马力 L6 |
变速箱 | 8挡手自一体 |
长*宽*高(mm) | 4337*1867*1312 |
车身结构 | 2门2座软顶敞篷车 |
最高车速(km/h) | 250 |
官方0-100km/h加速(s) | 4.5 |
实测0-100km/h加速(s) | 5.11 |
实测100-0km/h制动(m) | 36.52 |
NEDC综合油耗(L/100km) | 7 |
实测油耗(L/100km) | 9.5 |
整车质保 | 三年或10万公里 |
首任车主质保政策 | - |
车身 | 宝马Z4 2019款 M40i M运动性能版 |
长度(mm) | 4337 |
宽度(mm) | 1867 |
高度(mm) | 1312 |
轴距(mm) | 2470 |
前轮距(mm) | - |
后轮距(mm) | - |
车身结构 | 软顶敞篷车 |
车门数(个) | 2 |
座位数(个) | 2 |
油箱容积(L) | 52 |
后备厢容积(L) | - |
整备质量(kg) | - |
发动机 | 宝马Z4 2019款 M40i M运动性能版 |
发动机型号 | B58B30C |
排量(mL) | 2998 |
排量(L) | 3.0 |
进气形式 | 涡轮增压 |
发动机布局 | 纵置 |
气缸排列形式 | L |
气缸数(个) | 6 |
每缸气门数(个) | 4 |
配气机构 | DOHC |
最大马力(Ps) | 340 |
最大功率(kW) | 250 |
最大功率转速(rpm) | 5000-6500 |
最大扭矩(N·m) | 500 |
最大扭矩转速(rpm) | 1600-4500 |
最大净功率(kW) | 250 |
燃料形式 | 汽油 |
燃油标号 | 95号 |
供油方式 | 直喷 |
缸盖材料 | 铝合金 |
缸体材料 | 铝合金 |
环保标准 | 国VI |
变速箱 | 宝马Z4 2019款 M40i M运动性能版 |
挡位个数 | 8 |
变速箱类型 | 手自一体变速箱(AT) |
简称 | 8挡手自一体 |
底盘转向 | 宝马Z4 2019款 M40i M运动性能版 |
驱动方式 | 前置后驱 |
四驱形式 | - |
中央差速器结构 | - |
前悬架类型 | 双球节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
后悬架类型 | 多连杆式独立悬架 |
助力类型 | 电动助力 |
车体结构 | 承载式 |
车轮制动 | 宝马Z4 2019款 M40i M运动性能版 |
前制动器类型 | 通风盘式 |
后制动器类型 | 通风盘式 |
驻车制动类型 | 电子驻车 |
前轮胎规格 | 255/35 R19 |
后轮胎规格 | 275/35 R19 |
备胎规格 | 无 |
被动安全 | 宝马Z4 2019款 M40i M运动性能版 |
主/副驾驶座安全气囊 | 主● / 副● |
前/后排侧气囊 | 前● / 后- |
前/后排头部气囊(气帘) | - |
副驾驶座垫式气囊 | - |
前排中间气囊 | - |
后排安全带式气囊 | - |
后排座椅防下滑气囊 | - |
后排中央安全气囊 | - |
被动行人保护 | - |
缺气保用轮胎 | ● |
主动安全 | 宝马Z4 2019款 M40i M运动性能版 |
ABS防抱死 | ● |
制动力分配(EBD/CBC等) | ● |
刹车辅助(EBA/BAS/BA等) | ● |
牵引力控制(ASR/TCS/TRC等) | ● |
车身稳定控制(ESC/ESP/DSC等) | ● |
ISOFIX儿童座椅接口 | ● |
车道偏离预警系统 | ○ |
主动刹车/主动安全系统 | ● |
疲劳驾驶提示 | - |
内置行车记录仪 | - |
道路救援呼叫 | ● |
驾驶操控 | 宝马Z4 2019款 M40i M运动性能版 |
发动机启停技术 | ● |
自动驻车 | ● |
上坡辅助 | ● |
陡坡缓降 | - |
空气悬架 | - |
电磁感应悬架 | - |
可变转向比 | ● |
整体主动转向系统 | - |
四驱/越野 | 宝马Z4 2019款 M40i M运动性能版 |
中央差速器锁止功能 | - |
涉水感应系统 | - |
驾驶硬件 | 宝马Z4 2019款 M40i M运动性能版 |
前/后驻车雷达 | 前● / 后● |
驾驶功能 | 宝马Z4 2019款 M40i M运动性能版 |
倒车车侧预警系统 | ○ |
卫星导航系统 | ● |
导航路况信息显示 | ● |
并线辅助 | ○ |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 - |
道路交通标识识别 | - |
夜视系统 | - |
辅助泊车入位 | ● |
外观/防盗 | 宝马Z4 2019款 M40i M运动性能版 |
电动扰流板 | - |
无框设计车门 | ● |
电动后备厢 | - |
感应后备厢 | - |
电动后备厢位置记忆 | - |
尾门玻璃独立开启 | - |
车顶行李架 | - |
发动机电子防盗 | ● |
车内中控锁 | ● |
无钥匙启动系统 | ● |
隐藏电动门把手 | - |
主动闭合式进气格栅 | - |
电池预加热 | - |
车外灯光 | 宝马Z4 2019款 M40i M运动性能版 |
LED日间行车灯 | ● |
自适应远近光 | ● |
自动头灯 | ● |
转向辅助灯 | - |
转向头灯 | ● |
前大灯雨雾模式 | - |
大灯高度可调 | ● |
大灯清洗装置 | - |
大灯延时关闭 | ● |
天窗/玻璃 | 宝马Z4 2019款 M40i M运动性能版 |
前/后电动车窗 | 前● / 后- |
车窗防夹手功能 | ● |
后风挡遮阳帘 | - |
后排侧隐私玻璃 | - |
后雨刷 | - |
可加热喷水嘴 | - |
屏幕/系统 | 宝马Z4 2019款 M40i M运动性能版 |
中控液晶屏分屏显示 | - |
蓝牙/车载电话 | ● |
手势控制 | - |
面部识别 | - |
车载电视 | - |
后排控制多媒体 | - |
智能化配置 | 宝马Z4 2019款 M40i M运动性能版 |
车联网 | ● |
OTA升级 | ● |
主动降噪 | - |
方向盘/内后视镜 | 宝马Z4 2019款 M40i M运动性能版 |
多功能方向盘 | ● |
方向盘换挡 | ● |
方向盘加热 | - |
方向盘记忆 | - |
全液晶仪表盘 | ● |
HUD抬头数字显示 | ● |
电动可调踏板 | - |
车内充电 | 宝马Z4 2019款 M40i M运动性能版 |
220V/230V电源 | - |
行李厢12V电源接口 | - |
座椅配置 | 宝马Z4 2019款 M40i M运动性能版 |
运动风格座椅 | ● |
主/副驾驶座电动调节 | 主● / 副● |
副驾驶位后排可调节按钮 | - |
第二排座椅电动调节 | - |
后排小桌板 | - |
第二排独立座椅 | - |
后排座椅电动放倒 | - |
前/后中央扶手 | 前● / 后- |
后排杯架 | - |
音响/车内灯光 | 宝马Z4 2019款 M40i M运动性能版 |
触摸式阅读灯 | - |
空调/冰箱 | 宝马Z4 2019款 M40i M运动性能版 |
后排独立空调 | - |
后座出风口 | - |
温度分区控制 | ● |
车载空气净化器 | - |
车内PM2.5过滤装置 | ● |
负离子发生器 | - |
车内香氛装置 | - |
车载冰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