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尔沃在中国的“机会”
[汽车之家 资讯] 时间倒转,2010年,吉利完成对沃尔沃轿车全部股权收购,并公布了新组织架构;2011年,沃尔沃发布了在中国的新规划,描绘出未来在华成长路线;再经过漫长的“流程”过后,沃尔沃终于结束了准备阶段,开始进入全面竞争的新阶段。外界认为,2013年才是沃尔沃在中国真正提速的一年,新工厂开业、国产新品待发,人们看到了沃尔沃在中国的机会,以及还将面临的一系列挑战。
● 机会:大庆、成都工厂投产
在2013年第三季第,沃尔沃成都工厂、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先后举行发布会,各自宣告完成生产准备。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是由沃尔沃汽车集团与吉利控股集团合资组建,促使李书福“左手”和“右手”签订协议的原因是沃尔沃虽由吉利100%控股,但其注册地在瑞典,属于外国企业,按照流程,这样的身份若要国产就必须要进行合资;而合资公司之所以选择大庆,除了大庆为吸引汽车企业入驻愿意开出诸多优惠政策外,更是吉利对大庆市当初收购沃尔沃提供资金支持的回报。
为了获得更多产能,并回报另一个投资方——成都政府,沃尔沃也在成都投产。该基地是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分公司,存活于吉利控股旗下全资子公司豪情成都分公司“壳子”中,目的是利用内部资源调配条件,以委托方式生产沃尔沃车型。只不过成都基地要比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低一级。其实在吉利沃尔沃的新闻稿中也已清晰写道,大庆沃尔沃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是国家批准的唯一在中国具有生产沃尔沃品牌、合资自主品牌的,独立法人资格的整车生产企业。
『沃尔沃大庆工厂规划』
实际上谁从属谁并不重要,结果是沃尔沃的国产可以在大庆、成都工厂同时进行,且两地均拥有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个车间及物流和独立试车跑道等附属设施,并全部按照沃尔沃全球标杆工厂标准规划建设。在产能方面,沃尔沃成都工厂年生产能力将达10万辆,加上大庆工厂一期规划8万辆年产能,先期沃尔沃在中国的年生产能力至少可以达到18万辆的规模,而沃尔沃张家口工厂也会在2013年秋季投入运行,为成都和大庆工厂配套提供发动机。
● 机会:国产新车型/新技术待发
除了工厂落地之外,2013年,沃尔沃也加速导入更多新品,且从销量上看取得了不错的结果。官方数据显示,沃尔沃汽车在华前9月总销量累计达43380辆(沃尔沃2013年在华销量目标为6万辆),同比增长41.3%,高于豪华车市场平均增速。不过,目前沃尔沃仅有一款国产车型在售,多数销量是靠进口车型支撑,而若要实现到2015年达到20万辆销量和20%的豪华车市场份额目标,就必须通过加速国产化来实现。
『2013年上半年销量』
按照沃尔沃的计划,未来成都工厂将会生产更符合中国消费者需求的S60L和XC60车型,要知道目前,60系已经成为沃尔沃在华销售的主力车型。在另一边,沃尔沃大庆工厂也将于年底投产,尽管官方对于该工厂将涉及的具体车款只字未提,但有媒体批披露,新一代XC90预计会在2014年落户大庆国产,而新能源车型,以及合资自主品牌车型的生产工作也计划在大庆工厂进行。
『全新XC90细节设计图』
『之前曝光的国产S60L外观申报图(图片来自网易汽车)』
除了更多新车国产,在技术方面,沃尔沃的SPA可扩展平台架构和Drive-E全新发动机系列也将为沃尔沃车型的更新换代和动力总成升级提速。另外,吉利-沃尔沃联合研发中心(CEVT)已于2013年9月13日在瑞典哥德堡开始试运营。该研发中心将开发紧凑型车模块化构架和相关部件,帮助沃尔沃降低制造成本。据了解,未来在全新的模块化平台之上还将衍生出三厢轿车、两厢轿车、SUV等多种类型的产品。
此外,现如今国内消费者对于车辆的健康、安全性更为关注,这对于沃尔沃而言也是机会。因为,车内空气质量、碰撞安全、行人保护以及自动驾驶,这恰巧是沃尔沃所具备的技术优势。
更多阅读:
新XC90将装配 沃尔沃展示自动泊车技术
//www.autohome.com.cn/news/201306/558562.html
沃尔沃在中国的“挑战”
机会与挑战往往是并存的,对于沃尔沃来讲,在“硬件”上得到基本保证的同时,还需要继续扩充产品阵容,并且进一步提升软实力。另外,外部环境压力也促使沃尔沃必须跑赢大盘。
● 挑战:缺少旗舰产品
『沃尔沃You概念车或是沃尔沃意图进军更高级别车型市场的一个展示』
从目前来看,沃尔沃的产品阵容正在不断延展,除了常规的中型车、中大型车、SUV车型外,还向下衍生出紧凑型车,以及紧凑型跨界车,并丰富中型车种类,从而达到走量的目标,但在产品线顶端,却缺少一款拿得出去的旗舰级产品。目前,沃尔沃级别最高的车型是S80L,但相较同级别车型奥迪A6L、宝马5系、奔驰E级竞争力较低,销量相差甚远;而继续再向上看,沃尔沃更没有能与奥迪A8L、宝马7系、奔驰S级车型竞争的车型,这不仅导致沃尔沃在此细分市场的竞争缺失,同时也不利于一个豪华品牌提升品牌调性。
当然,似乎沃尔沃也看到了这一点,有消息称,沃尔沃有计划推出一款定位要比S80更高的产品。不过,目前,并没有关于这款车的任何消息披露,希望,沃尔沃在豪华旗舰车型的研发方面能有实质性进展。
更多阅读:
和奥迪A8竞争 沃尔沃或推新旗舰S100
//www.autohome.com.cn/news/201309/620341.html
● 挑战:品牌如何更接地气
除了有产品、产能做保障之外,沃尔沃还需要为品牌清晰定位,从而扩大在国内的影响力。事实上,沃尔沃品牌在国内认知度并不低,且随着入华时间的积累,在消费者心目中也已被定义为一个豪华品牌,但再继续过多绑定高尔夫球赛,帆船赛之类的活动,以及强调北欧情怀真的能帮助更多消费者直接了解沃尔沃汽车的品牌文化或认同沃尔沃汽车品牌理念么?编辑在此不做过多评论。不过从现阶段看,以车内空气质量和安全技术做宣传似乎要更务实一些。
● 挑战:非主流豪华品牌竞争越发激烈
再来看看外部挑战,发布品牌规划或者推进本土化进程的品牌不只有沃尔沃一个,其中凯迪拉克也在产能、导入新品等方面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并制定了一个“双十”战略,既2015年,在华销量要突破10万辆;到2020年,在中国豪华车的市场实现10%的市场占有率。目标上虽不及沃尔沃更具企图心,但从现阶段发展看,正在稳步推进。
另外,想在非主流豪华车市场脱颖而出的还有英菲尼迪,2014年,英菲尼迪即将国产专为中国消费者打造的Q50L和QX50L,且希望到2018年在中国的年销量突破10万辆。
综上看来,豪华品牌第二梯队的竞争日渐激烈,它们的目标十分明确,就是希望早日跻身于主流豪华品牌阵容之列,这无疑会对沃尔沃抢占市场份额,缩进与“德系三驾马车”的距离带来阻力。
● 结语:
如今,在增速放缓的中国汽车市场中,豪华车细分市场依旧有增长的空间,而本土化战略正在成为豪华车企在华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沃尔沃而言,有产能、产品、技术做保证让其在中国发展不无机会,但内外挑战诸多,使沃尔沃在华扩张并非一帆风顺。极心态迎接挑战,抓住机会快速发展,可使沃尔沃的赢面更大。若要实现在2015年获得20%中国豪华车市场份额,那么沃尔沃必须要比对手们跑得更快。(文/汽车之家 齐天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