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豪车/跑车专享平台——MSB(Modular Standarda Drivetrain Toolkit)
大众集团还有一个非常“昂贵”的平台——MSB(Modular Standarda Drivetrain Toolkit),适用于运动跑车和豪华轿车的研发,由保时捷主导开发,拥有其他模块化平台共有的特点和优势。首当其冲要拿出来聊一聊的新车型是保时捷Mission E,这是一款全新电动概念车,在去年法兰克福首发并计划于2020年投产。
动力方面,Mission E概念车采用纯电力驱动,其前后轴配备有两台电动机,综合最大功率超过600马力。据悉,该车0-100km/h加速时间小于3.5秒,最大续航里程将超过500km,而其电池可在15分钟内从0充至80%,这些电量足够Mission E行驶超过400km。这款概念车量产后能保留多少外观设计、提供怎样的动力性能目前还不得而知,但它的出现意味着更加狂野的纯电动跑车将成为现实,纯电动车难以带来驾驶乐趣的惯性思维也有望得到改观。
『宾利EXP 10 Speed 6概念车』
在宾利品牌旗下,EXP 10 Speed 6量产后的全新双座跑车同样有可能推出电动版车型,搭载两台电动机,配备四轮驱动系统,最高车速可以达到321km/h,最大续航里程为500km左右。据宾利销售与市场负责人Kevin Rose介绍,未来欧陆GT、飞驰等车型均会出自MSB平台。我们可以进一步推测,随着各国排放标准日益苛刻,这些宾利经典车型推出插电式混动版、纯电动版只是时间问题。
上述模块化平台生产的车型涵盖了大众集团各品牌旗下绝大多数乘用车,此外大众还有一些小/微型车平台、商用车平台等,同样有望推出纯电动车或新能源车,例如大众up!的换标车型斯柯达Citigo将在2018年左右推出,并提供纯电动版,虽然现在国内消费者对微型电动车的态度并不积极,但未来驾驶电动车成为我们交通生活常态之后,这些“小角色”说不定能上演一部好戏。
『斯柯达Citigo』
在模块化理念指导下,各品牌各级别车型难免出现“套娃”现象,对车企本身来说,这么做等同于将全球各工厂统一在同一条流水线上生产,零部件通用率高,便于每设计出一款车都能向各区域市场推广;对我们消费者来说,购车费用不见得降低多少,但车辆售后维修保养方面的便利性则会提高。
● “车鲜知”来猜猜40+款大众停产车型为何say goodbye
据鲜知君手脚并用亲自数过之后发现,目前大众集团旗下共有336款车型,仅大众品牌就包含71款车型,具体哪些车型会抽中“停产”大奖目前还真不敢下断言。有几条常识性的判断标准可以作为参考:
1.不受消费者待见、基本卖不出去几辆的小众车型,比如大众Jetta混动版。从售价方面笼统对比,北美市场在售的Jetta混动版指导价为31120美元,Jetta GLI顶配版为29280美元,丰田凯美瑞混动版入门指导价为26790美元,如果是你,你会有多大的可能性选择Jetta混动版?大众也不傻,已经在近期决定结束这款车的生命周期。
2.利润难以支撑成本的车型。这条不太好举例,但凡有这样的车型,企业肯定在第一时间就会采取行动了,除非像大众甲壳虫这样的品牌图腾式车型,停不停产得先纠结一下。所以此前传闻甲壳虫要停产的消息,鲜知君表示不信。
3.定位比较尴尬的车型。比如大众Eos、大众尚酷、大众高尔夫敞篷版等等。好几年前大众设计总监Klaus Bischoff在接受媒体对话时就表示,“Eos这款车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会停产退市了,像Eos这样的硬顶敞篷跑车从市场上消失,说实话我并不是很介意。”他还暗示,硬顶敞篷跑车现在并不是流行的趋势。大众Eos已经停产了,其他小跑车还会远吗?
尾大不掉的大众集团试图在这次战略转型中完成优雅转身,停产一部分拖后腿的车型是很明智的选择,但这种选择肯定会比我们常识性的理解更加复杂。如同辉腾的谢幕,我们能理性的分析出一二三四条理由,但在听到其正式停产消息的一瞬间还是会感到错愕。
● “车鲜知”预测2025年的大众会变成怎样一家企业
未来是属于电动车的,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车企在亲力亲为的验证着这一点,大众并不是行动最早的那个,甚至还不如一些中国品牌车企。继戴姆勒、福特、通用、宝马等传统车企之后,大众进一步提出将转型成为移动出行解决方案供应商,勉强算是挤进了首发阵营。受到互联网企业进军汽车行业的现实冲击,传统车企如果单纯作为汽车制造商,依靠销售实体产品已难以获得更多的盈利和机会,以汽车为载体的价值外延和服务成为越来越多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传统车企在这个阶段的优势在于拥有丰富的汽车产品资源,在品牌影响力和可靠性方面更易被消费者认同,大众选择和欧洲市场较流行的出行分享公司Gett合作,向其投资3亿美元买了张门票。比较一下可以发现,丰田投资的是中国消费者熟知的Uber;通用与美国Lyft公司开展战略合作,Lyft的中国合作伙伴则是家喻户晓的滴滴打车;戴姆勒干脆自己撸起袖子发扬实干精神在全球搞Car2Go汽车分享项目,并已在中国重庆推广的有声有色。然而大众和Gett,这个组合对中国市场有何影响,暂时还看不到,就让我们给大众一点时间。
在另一个人气爆棚的自动驾驶技术研发领域,启动2025战略时穆伦表示:“大众集团将在2021年前后在每个细分市场都推出全自动驾驶汽车。”距离这个时间节点还有不到五年时间,大众集团在自动驾驶领域最新的成果是用一辆由A7 Sportback改装而来的自动驾驶汽车“Jack”开上了德国高速公路,具备机器学习能力的Jack能自主判断是否可进行自动驾驶,并尽可能使自动驾驶行为更贴近人类的方式。这位Jack在低速或拥堵路况的表现暂时还不清楚,但从已公布的技术成果看,大众集团或者说奥迪的自动驾驶技术离量产还有好几个特斯拉,所以鲜知君默默的祝福大众在十年内能够完成自动驾驶系统(SDS)的自主研发并达成量产,至于将全自动驾驶汽车普及到每个细分市场,或用无人驾驶出租车提供约车服务,咱先不着急。
最后,也是重中之重的问题是,如此庞大的2025电气化项目的基础——电池产能供给未来跟的上吗?根据外媒提供的数字,当前全球整个行业汽车电池产能供应预计在27千兆瓦小时(GWh)左右,而到2025年大众将需要150GWh以满足自身产品需求。所以,大众的电池工厂建在哪儿成了业界关心的话题,可信度最高的一种说法是首家工厂将落户中国,也有传闻说是在德国萨尔茨吉特(Salzgitter),但截至目前大众官方还未给出准确的信息。
通过这一系列的计划,大众希望在十年后为我们呈现的是一家能够提供全面电动化产品新企业,就如同当下人们想到电动车自然联想到特斯拉一样,未来聊起电动汽车哪家强,德国狼堡找大众就好了,这种颠覆式的变革暗暗迎合了大众汽车自成立以来一直坚守的为大众造车的理念。2025战略强大的宣传攻势吊足了我们的胃口,然而大众能否真的脱离泥潭再次赢得消费者信任,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文/汽车之家 张晓丹)
更多阅读:
《车鲜知》邀您一起做内容:
《车鲜知》希望您能参与到我们的选题制作中来。如果您有更多想要我们分析、预测的新车信息,可以在评论区或者本期作者编辑博客中留言,大胆说出您的想法,有可能就会变成《车鲜知》下一期要聊的方向。另外,如果您对《车鲜知》有任何建议,我们真诚的欢迎您在留言区拍砖,我们会不断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