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拆解减振器
车身晃动无法得到尽快抑制的情况大多与减振器有直接关系,随着行驶里程增加,它的性能会逐渐呈现衰减状态,另外,连续且高强度的工作也会让它的性能出现下降。
在拆解之前,我们先对车身高度进行了静态的对比,在空载的情况下,新旧两款车的高度没有出现明显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支撑车身高度的弹簧不存在太大问题。下面我们将对减振支柱以及减振器做进一步拆解。
这种复筒式结构的减振器广泛地应用于普通家用型汽车上,在经过多次且强度较大的工作后,里面的液压油和空气就有可能混合在一起,进而使得液压油中存有大量气泡,在这样的状态下,液压油的性能势必受到较大影响。这或许是启辰D50出现车身晃动无法尽快得到抑制的原因。以上仅是我们根据结构进行的理论分析。
● 弹簧与车身之间的隔振状态
● 轮胎的不正常磨损现象
☆ 前后轮胎磨损差异
在整理车间时,我们无意中发现拆下的轮胎有不正常磨损的迹象。通常情况下,这与车辆的四轮定位以及日常的使用有关。
根据我们的了解,这辆启辰D50在行驶10万公里期间并未更换过轮胎,只是在保养期间维修技师发现了前后轮胎的磨损出现了明显不同后,将前后轮胎做了对调处理,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可以从轮胎表面的磨损情况看出些端倪。
对于大多数(发动机前置)车辆而言,由于车辆的重心分布相对靠前,因此,前轮胎所承受的压力也就更大,根据物理定义,在接触面积一定时,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力也就更大,相比之下,前轮胎的磨损情况要比后轮胎严重。
由此看来,我们在日常用车期间,定期进行前后轮胎的对调是十分必要的,它可以让前后轮胎的磨损状态更为均匀,以此延缓轮胎的使用寿命。具体可采用前后调换或对角线方向调换的方式,但如果轮胎有滚动方向标识,那么,在轮胎换位时就只能采用同侧前后对调的方式。这点需要大家特别留意。
☆ 轮胎的偏磨情况
除了前后轮胎磨损存在差异外,长期用做前轮的轮胎则出现了偏磨的情况,从轮胎表面来看,外侧的磨损程度要更为严重些。
这有可能是车辆的四轮定位出了问题,但也有可能是轮胎长期处于气压不足的状态导致。现代的汽车在外倾角的设定上大多会趋于负值的设定以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如果轮胎处于气压不足的状态,那么在车辆转弯时就会加剧轮胎外侧的磨损。
编辑总结:
行驶里程超过10万公里的启辰D50在车身和底盘方面没有出现明显的老化迹象。其中由于车辆的使用时间在1年左右,而一般情况下,涂装工艺都可以保证车身10年不锈穿,因此,车身的防腐状态很难得到全面展现。另外,在底盘环节,我们着重分析了车辆在途经沟坎路面后车身晃荡的问题,通过结构分析,在多次颠簸后,减振器内的油液与气体发生混合可能是导致阻尼衰减的罪魁祸首。底盘各个连接件之间的橡胶衬套均未发现老化迹象,一方面是部件本身质量过硬,一方面与驾驶习惯和用车时间都有关系。下一篇文章我们将对动力总成进行拆解,相比于车身和底盘,10万公里的行驶对于这部分的考验更大。(图/文 汽车之家 李博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