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测试:检验跟乘客接触最紧密的功能。
在陆工进行发动机标定的同时,负责电气测试的杨帅帅(以下简称杨工)也在另外一台车上开始了他的测试工作。在车辆启动后他主要进行后视镜除雾、座椅电加热测试和空调采暖项目的测试。这几个项目都是驾驶员和乘客几乎每次用车都会接触到的,也是跟乘客联系最为紧密的功能。
座椅加热测试
首先开始的是座椅加热的测试,杨工先要记录座椅的初始温度,然后开启座椅加热功能,计算需要多长时间可以达到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这个舒适温度根据当地不同的环境会有所差异,需要主观判断。
在座椅加热测试中,用5分30秒的时间让座椅的温度升高了近40°C,而这是在没有受到乘客体温干扰的情况下测得的数据,如果是正常坐人的情况下时间会更短,应该说是可以满足需求的。
空调采暖测试
这个项目相对简单,就是测试空调采暖的时间,同样也没有一个固定的目标设定值,需要工程师判断什么样的温度是比较合适的。实际测试时,在车辆持续行驶的情况下,该车用了16分34秒让车内温度提升了36.1°C,考虑到当时室外是-21°C的气温,能有这个采暖效率并不容易。
6:30
耐久性测试
在魏工完成了发动机标定项目后,做耐久性测试的工程师赵志超(以下简称赵工)就要开始进行一天的耐久性测试了。在总结了跟赵工的谈话后,我得出以下结论:耐久性测试就是要求夏天到最热的地方去,冬天到最冷的地方去,进行尽可能长时间和长距离的用车体验,找出一切潜在的问题,其实无论是车辆还是测试人员都要接受最极端的考验。
据赵工介绍,博瑞做耐久性测试的地方不仅遍布全国,还走出了国门,在沙特做了1个月的高温测试。表明厂家对该车的销售市场并不想仅限于国内,而该车也是做了出口到中东地区的准备。
上午8:00例行检查
在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行驶后,赵工在停车间隙给我们介绍了每次上车前都要做的例行检查,从外观到内饰全面检查,每次都要花约10分钟,而一天至少会做10次以上,除了费时外,要不停重复同样的项目也是一件很枯燥的事情,但是这也是对车辆品质最直接有效的检测。
实际上,博瑞在上市前的测试中也曾检查出不少的问题,包括车身的镀铬饰条在高寒条件下出现过断裂、车门链接处的润滑油低温变僵硬、早期做测试的轮胎出现开裂、车内挡把的解锁键无法回弹等,都在耐久性测试中发现并得到解决,这些零配件的供应商后来都进行了更换或改进。
10:00
杨工上午还进行了自适应巡航的测试,该系统同样由博世提供,测试中主要是看在不同的车速下,自适应巡航系统能否跟上前车,并保持车速。该功能在不少中型车中早已采用,而在高寒地区测试主要是看看在低温环境下雷达的工作性能是否能达到要求。
这个项目虽然看上去比较简单,但是很费时间,因为要对不同车速和不同路况都要进行测试,而且还有对每个车速下进行距离调节检验,这样的一个流程下来,没有1-2小时是完不成的,而这样的工作每天都会重复数次,很多时候测试工作考验的不仅是车辆的性能,也是对工程师耐心的挑战。
中午12:00
中午自然是吃饭的时间,也是一天中难得的休息时光,饭后又要开始各种测试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