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细节提升 配置增加
我们的生活被一块块屏幕所霸占,即便是汽车。奥迪作为以科技为名的豪华品牌,通过三块屏幕作为内装的显示和操作区域,尽管操作形式从实体按键变成了屏幕,但布局和逻辑还是奥迪的经典款,简单熟悉之后便能上手,与驾驶相关的信息和操作都有较高的权重。不过,空调面板和中控屏幕确实很容易留指纹,落灰也很明显,需要备块擦车布勤打理。
MMI车机系统在语音交互、娱乐应用上无法和当今顶尖的车机系统相比,使用时仍旧以苹果CarPlay等手机互联为主。这里也想和大家做个探讨,娱乐化的车机系统和过于超前的内装设计到底是好是坏,在满足部分年轻用户对于未来感科技感的需求时,对那些年龄偏大或比较保守的用户来说,学习成本也同样很高。
新款车型在仪表和门板处采用更细腻的软质材料覆盖,方向盘气囊区域也全系升级了真皮覆盖,手感更好。座椅控制按钮和中控部位的按钮分别升级为镀铬材质和高亮黑材质,若与老款对比则观感、触感更佳。
内饰设计
车内的设计也好、风格也好,都是给人焕然一新的感觉。不仅仅两台车自身较大的不同,更多还来自对品牌固有印象的改观。过去我们认为奥迪的内饰是死板的、稳重的,宝马的内饰则不拘小节。而现在,这台全新A6L的车内充斥着许多显示效果超群的大屏幕,而宝马5系则用着触感细腻的皮质材料凸显豪华。
多媒体及仪表盘
两台车在多媒体配置方面一视同仁,并且全系配备全液晶仪表。特别指出这一部分也是2020款宝马5系的改款重点,所以我们对它们进行了详细体验:
如果仅看仪表盘区域,那奥迪是绝对的胜利者。它的全液晶仪表不仅界面炫酷,所列类目也是应有尽有。宝马在这方面表现明显逊色不少,首先它没有一个炫酷的界面切换,其次在车辆启动时,主界面上没有车辆的总里程显示,只能到行车电脑中的子菜单进行查看。
车机系统方面,其实是奥迪、宝马两大品牌之间的对决。最新的奥迪MMI系统采用全触控操作,带有振动反馈,实际用起来发现非常好上手,各种子菜单界面和之前的系统相差无几。而宝马的iDrive 7可以说就是全新的UI了,需要一定时间适应。屏幕位置方面,奥迪A6L显然是更利于触控的,宝马5系的屏幕离驾驶者偏远了,当然它保留了传统的旋钮和实体按键操作。
奥迪A6L在内饰科技感的营造上占据很大优势,触控屏不但使用更加方便,并且良好的振动反馈也很有档次感。宝马则依旧维持它使用多年的设计,通过旋钮操作中控屏,虽然按键和旋钮的质感都很棒,但空调部分的触摸按键没有反馈。
新款E级更新了方向盘样式之后,两台车的方向都很漂亮,但在握感上有所区别,A6L握上去更“战斗”一些而E级更偏向舒适。全液晶仪表两车均有配备,并且尺寸相同,A6L的亮点是可以全屏投射地图,而E级则是可以选择三种不同的仪表盘主题风格。两车的胎压监测都是间接式的,也就是说不能显示具体数值,只会在胎压异常后报警。
E级的中控屏和液晶仪表盘的尺寸是一样的,同为12.3英寸,在尺寸上要比A6L的10.1英寸屏幕有优势。不过A6L的中控屏是可以触摸操作的,而且有物理和声音反馈,清脆而具有机械质感,几乎是把过去MMI机械操作旋钮和按键上的质感平移了过来,使用体验非常好,不过带来的缺点就是实体按键大幅度减少,盲操作的难度增加了。另外两台车的车机系统都支持CarPlay和CarLife功能,几乎支持所有现在市面上的手机和车机互联,这非常棒!
A6L主要的中控屏虽然不如E级尺寸大,但是在主中控屏下方还有一个附属屏幕,不仅可以用来调节空调的温度和风量等,还能作为一个巨大的手写板来实现手写输入功能。E级也有前排双区自动空调,使用的是传统的机械按键,虽然不如A6L的操作形式看上去炫酷,但更加简单易用,盲操作也不困难,可以说是各有各的好。
● 内饰用料及多媒体对比
A6L的内饰主打科技感,而E级所营造的豪华感至今仍然值得称赞。另外两台车各自招牌的MMI和COMAND操作方式也都进行了更新,尤其是在A6L上你已经找不到标志性的MMI旋钮了。
● 车内细节配置对比
这一环节我们来看看两台车车内的一些其他舒适性配置的对比,价格相当的两台车到底谁的配置更吸引人呢?
先来看中控区域,E级由于使用了怀挡,在传统挡杆的位置则布置了COMAND操作区,经过优化之后的COMAND触控板和按键的确比之前颜值更高更有科技感了;而A6L的MMI系统,刚才已经提到,它已经几乎完全融入两块中控屏幕里了。电子手刹和AUTOHOLD功能是两台车的标配,只不过AUTOHOLD的触发形式不一样,A6L如果打开AUTOHOLD开关,每次车辆完全停止后都会自动HOLD住,而E级没有AUTOHOLD开关,每次停定后若想触发该功能需要深踩一下,我觉得两种方式没有绝对的优劣,习惯之后都挺好用的。
中控方向盘
相关车型:奥迪A6L 2016款 TFSI 技术型
相关车型:奥迪A6L 2014款 TFSI 标准型
● 简洁与豪华的比拼
两款车型的内饰设计风格截然不同,A6L追寻着简洁风格,一套典型的奥迪式设计。规整的三层布局与银色内饰板配合在一起没有太多的新鲜感,各个功能区分布比较常规,上手简单,低调稳重或许才是它追寻的风格;ES延续了雷克萨斯擅长营造豪华感的特点,不规则的线条和紫色+米色内饰配合在一起给人一种舒服豪华的视觉感,中控台中部还配有石英钟进一步增强豪华感。
做工与用料符合这个级别应有的水平,手感细腻不存在旷量,能够带给你高级的感觉。拨动A6L的旋钮和按键,会有一种清晰均匀的阻尼感;ES按键带你给的是顺滑的感受,我更偏爱A6L这样有质感的操作手感。
A6L的四幅方向盘皮质细腻,直径偏细握感不错,四辐的造型略显老气;ES三幅方向盘时尚动感不少,直径偏粗属于饱满型的握感,虽然没有采用高配车型的木质材料镶嵌,整体看上去与豪华的内饰并没有违和感。ES方向盘多功能按键种类繁多,相比A6L增加车道偏离和自适应巡航两个高科技配置。A6L相比ES增加了方向盘换挡功能,虽然是CVT变速箱,但是聊胜于无,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增添驾驶乐趣。
两款低配车型都没有采用当下流行的全液晶仪表盘,A6L的彩色屏幕显示的内容更加清晰易懂,单屏显示内容更丰富,比ES使用起来方便。
ES采用了旋钮和按键控制多媒体系统,便利程度不如A6L旋钮+触控板+按键方便,屏幕的细腻程度也是A6L领先于ES,在人机工程方面A6L确实比ES要更好。
相关车型:奥迪A6L 2015款 e-tron
相关车型:奥迪A6L 2014款 TFSI 标准型
■ 内饰简介:
内饰方面,奥迪A6L的中控台延续了车身的设计风格,沉稳、素雅,虽然该车是全系中配置较低的车型,但是其内饰并不显得掉档次,仍然能给人十分高档的感觉。内部配置方面,除了分区自动空调、氙气大灯、定速巡航及前后驻车雷达等同级别车型中的基本配置外,TFSI标准型还配备了MMI多媒体交互系统、GPS导航功能、单碟DVD机、后排遮阳帘等诸多配置,而长长的选装列表也让它在配置上比另外4款车型有了更加宽泛的选择余地。点击此处查看有关奥迪A6L完整选配件列表及对应选配价格。
『左:定速巡航控制杆 右:7英寸彩色中控屏』
『MMI多媒体交互系统的手写输入屏』
极富科技感的配置仍为强项,绚丽的LED灯、纵览全车信息的仪表盘、车载电视、四区自动空调、新一代MMI......连A8L的手写板都来了,足够映衬“豪华”二字。参数配置表拖的老长,我相信刘昱昕编辑在写购车手册的时候,肯定早已看花了眼。对了,如果你常跑高速,记得选装自适应巡航,相当好用。
● 前排配置及乘坐体验:内饰豪华、人机交互是亮点
新A6L最吸引我的还是堪比A8L的豪华内饰以及由彩屏行车电脑、世袭的最新一代MMI所组成的强大的人机交互系统。
我们先从一些很值得一提的全系标配说起吧,新A6L拥有两套人机交互系统,相对简单的是由仪表液晶屏和方向盘多功能按键组成的行车电脑系统,而比较复杂的系统由中控八寸液晶屏与带触摸功能的MMI系统组成,同样的功能至少可以拥有两种方式操作,而且两个屏幕所能显示的信息有时还具有互补性,绝对是A8L级别的享受。
当然对于全新的MMI也不都是溢美之词,虽然它的功能相比宝马的iDrive丰富许多,但在易用性和屏幕反应速度上还有提高的空间。比如我们的操作习惯大多是向左转旋钮为菜单向下,向右转旋钮为菜单向上。而MMI恰好和我们的习惯相反,这在一开始使用的时候很不方便,出现了不少误操作。另外大多数操作都不能用旋钮独立完成,需要配合旋钮周围的四个按键以及BACK键进行操作,这也大大降低了使用效率。
如果上面的话让你一头雾水,那我就举几个实际的例子为大家说明。比如选择电视台吧,两套系统都可以完成操作,而且都很直观;拨打电话也是同样的道理,你可以用多功能方向盘选择人名,也可以利用MMI的旋钮选择、它甚至还支持手写输入,总之是多种方式总有一款适合您。
这还不算完,你甚至可以通过语音来完成拨打电话。确实,语音拨号功能很多车型都有,但对语音的识别能力可是天差地别。按说我当年普通话考试也是二级甲等,不过在使用一些车型的语音识别时却常常闹得啼笑皆非。很多识别系统很难听懂三个字以上的词组,而我再尝试了两次“呼叫汽车之家张可”这个中高难度的词组后总算还是成功了。
驾驶模式选择同样是个人非常喜欢的配置,而且它也是全系标配的功能。你可以在舒适、自动、运动和自定义四种模式中选择,而不同的模式在方向盘助力、油门响应等方面都有不同的表现。如果你想彻底达到A8L的水平也不是不可以,花29000元选装空气悬挂吧,它可以根据不同模式调整悬挂的高度和阻尼,达到不同的驾驶效果。
最后一项比较有体会的是自动启停功能,在灭车和着车的过程中震动、噪音控制的都很到位,一位同事甚至坐了一路都没有起疑。
内饰对比:
作为全新奥迪A6L的另一重点,内饰变化也是同样的让人刮目相看,如果说上一代的奥迪A6L内饰在中大型车中已经足够豪华的话,那可以毫不客气的说全新一代奥迪A6L的内饰设计则向更高一个级别——豪华型车靠拢了。
全新奥迪A6L环抱式的中控设计所营造的豪华感一点也不亚于更高一级的奥迪A8车型,内饰用料和做工的讲究对于全新奥迪A6L来说只能基础课程,更时尚豪华的造型设计才是显示出全新奥迪A6L车型进化水平。
不仅是材质和造型设计,在一些功能运用的设置上,也很好的表现了全新奥迪A6L高人一等的豪华感和科技:全新的自动隐藏式的屏幕设计便是其中很好的例子。
在全新奥迪A6L众多的内饰功能配置提升中,座椅通风功能的配备引起了我相当大的关注,虽然这项功能在第一个级别的中型车中都不是罕见的配置,但大伙可知这是老款奥迪A6L全系车型的“历史遗憾”配置之一,即便是迟来,但总比没来好。
俗话说得好,有得必有失!就算在这革命性变化的全新奥迪A6L车型上,也免不了一些功能配置的消失。虽然新款车型的副驾驶手套箱增加了锁闭功能,但经典的手套箱中控台开关键的设置随着老款的退市一并退出了历史的舞台,说不上好坏,因为新款的设计更符合一般人的习惯。
别在意我眼前只是一台30FSI的车型,这款搭载了奥迪全新2.5L V6发动机的新车将被用来替代原先的2.4L产品。作为可预见的最热销车型,造型师当然不敢在内饰氛围上有丝毫怠慢,以至于让人很难第一眼分辨出30FSI和顶配50TFSI的区别。
电动方向盘调节在30FSI上也可以作为选配;优质的岑木被西方称为带有魔力的众树之神,意为会给拥有的人带来好运;细腻的打磨后搭配铝合金饰条,由上至下勾勒出新奥迪A6L独特的车内线条,必将受到官/商级用户的喜爱。而作为消费者,你还可以选择釉面黑色塑料、棕色桃木辅以不同的真皮材质为车内打点一番。
相关车型:奥迪A6L 2009款 2.4L 技术型
进入内饰的第一眼,感觉上和老款奥迪A6L没有任何的区别,无 论布局、颜色、用料、做工都一样,但在潜意识里又感觉有点不同。
但仔细一看,区别还是不少, 首先,是车内的部分按键都增加了镀铬的包边,虽然这些改变非常的细微,但对于视觉效果上的提升,非常明显。其次,仪表台中间的行车电脑由原来的红色变成了现在的彩色屏 幕,显示更为清晰,可读性更强,对档次更是一种提升。

● 内饰的细节变化提升了档次感
内饰最吸引我的地方有两处,一是原色芩木的木纹装饰(为选装),在庄重典雅中又散发出纯粹的自然气息。没有了表面的那层亮漆,反而让木饰回归了本质,真正体现了提升档次和装饰的效果。
除了这种选装的木纹装饰以外,标配的是桃木木纹,另外还有一种桦木木纹可选装,如果说在两种风格里面选择,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原色木纹风格。
吸引我的第二处则是行车电脑以全新彩色显示屏取代了原来那一片红光的屏幕,无论是清晰度还是色彩效果都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其实在大众和奥迪的很多车型上都在使用原来的红屏,如A4、迈腾,但是这一次奥迪A6L终于摆脱了这个设计,让人深感欣慰。
除了这两点以外,内饰还有一些细节方面的小变化,如电动后视镜的调节钮、灯光调节钮都采用了镀铬的包边,增加了精致感。
● 内饰整体风格没有变化,改变只在细节之处
新A6L的内饰整体风格没有任何变化,依然是奥迪的经典样式,不过在细节方面,它可就讲究多了!比如多处按钮增添了金属感更强的镀铬装饰,看上去要比纯塑料的精致很多,而档次感也在无影当中有所提升!
个人认为,增加了镀铬装饰后,新A6L显得更加品味些!这其中我最青睐就是无匙启动按钮了,在圆形的金属按扭刻上功能名称,绝对称得上内饰中的一大亮点!
新车的仪表盘也进行了一些变化,与之前的老A6L那套红色中文菜单不同的是,全新的彩色屏幕显得要漂亮许多,科技感也表现的相当到位!对此我还是非常认可的!如果需要,它还可以充当数字仪表,很好很实用!
内饰的变化就是这些了,其他方面,它还是保留了原有的风格。说实话,我对该车的内饰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因为相比它的外观变化来说,这些只能算是冰山一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