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中型车篇
跟紧凑型车不太一样的是,中型车因为定位与价格都要更高,因此后悬挂较为普遍地使用了多连杆。当然,这也并非绝对,而且即便是同样的结构,可能还是存在使用材料的不同。
● 迈腾
迈腾采用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挂系统,从后悬挂的图片可以看出,多连杆的结构与速腾几乎是一模一样,同样粗大的下摆臂,弹簧与减震分离式设计。多连杆的独立后悬挂在中型车级别内使用的较为普遍,一汽-大众对迈腾的悬挂调教比较中性,在操控性与舒适性之间处于平衡的位置。
前悬挂麦弗逊的结构对于前置前驱的车型极为常见,适用于不同级别的各种车型。如果讲究操控性的话,麦弗逊不是好的选择,可能双叉臂或双横臂更为合适。
后悬挂类型:四连杆式独立悬挂
昊锐和一汽-大众的迈腾一样是大众的PQ46平台,所以后悬挂也和迈腾一样是四连杆的结构,粗壮的下摆臂不但能够承受很多力量,而且很好地保护了悬挂的其他部分在底盘受到撞击时不受伤害。
不过据驾驶过昊锐的同事讲,它的悬挂明显比迈腾要软不少,更强调舒适性,所以我们判断昊锐的减震弹簧和迈腾可能会有所不同,但通过图片很难判断出来这一区别。不过昊锐没有比迈腾缩水是有目共睹的。
● 领驭
领驭的悬挂系统设计在中型车级别内比较罕见,前面是多连杆式独立悬挂,而后面却是纵臂扭力梁式的半独立悬挂。这与多数车型上面前悬挂简单后悬挂复杂的形式完全背道而驰。其优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前多连杆式的悬挂使车子在起步或急刹车时更平稳,而扭力梁式的后悬挂本身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少,相信不会有人对领驭的后排空间产生质疑,至于操控性就不用太追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