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汽车文化 汽车生活 正文

令人心驰神往 世界9大越野圣地盘点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马来西亚丁加奴州——来自热带雨林的试炼

基本信息:

汽车之家

  这条越野线路位于马来西亚丁加奴州,自1997年开始,这条线路便在马来西亚华人黄仁安的经营下变为了一项雨林越野挑战赛,该项赛事以纯正的越野穿越赛为传统,旨在追溯汽车运动的本源,也正是因此,这项对车辆、驾驶员均有超高要求的雨林越野赛事并非像如今某些赛事一样偏重商业化,而马来西亚极端的越野环境也逐渐扬名海外,成为越野爱好者们日思夜想的圣地。

丁加奴州越野线路概况:

汽车之家

  尽管马来西亚丁加奴州的越野线路早已被无数越野爱好者所熟知,但它依然保持了自己特有的原始风貌。由于热带雨林的特殊地理风貌,沙土混合着雨水形成了这里特有的泥浆路,加之高低起伏的地势变化,因此它对车辆的通过性能要求非常高。

汽车之家

  也正是因此,对车辆通过性以及脱困性能的重度改装便成了这项赛事的入门标准,升高底盘、加装护板这样的改装只能算是小儿科,来到丁加奴州的越野车一般都会对发动机进行重新调教,加装差速锁并在车身前后装备拖车钩、固定各种用于脱困的螺栓。一般来说,这些车身上的螺栓与挂钩需要车手自己进行换装,以加强车手与赛车的默契与融合度。

汽车之家

  在全球越野车产量被SUV车型极度挤压的今天,许多越野厂商均停止了新车的研发生产,但它们对于越野赛事的投入却并没有减少,马来西亚丁加奴州雨林越野的另一大魅力便是不对车辆的使用年限做任何限制,因此在这条越野线路上我们经常能够见到一个品牌“多代同堂”竞技的场面。

汽车之家

  穿行在马来西亚茂密的热带雨林中,车手与车队会遇到许多不可预知的状况,即使再专业、经验再丰富的团队也不能保证在所有路段均万无一失。这也就造就了丁加奴州雨林越野的不确定性,在其他汽车赛事中常见的“垄断”情形更是完全不会出现,在这里,随机应变的脱困能力远比所谓的经验与金钱来的实用。

汽车之家

  由于丁加奴州地形非常复杂,泥浆路、水路、岩石路段混杂的情况让车队不得不选择兼具通过性与安全性的越野车,因此诸如Buggy这样的纯粹越野车便不适合这样的道路条件,在这里,经过重度改装的路虎发现系列、丰田兰德酷路泽三菱帕杰罗以及Jeep牧马人才是主角。

汽车之家

  望着一眼看不到边的绿色,走在遍布砂石、泥浆与坑洼的道路上,来到马来西亚丁加奴州越野的挑战者们也许真的会改变自己对自然的看法。或许在摩押小城、卢比肯小道上这些挑战者能够体会到征服自然的乐趣,但在这里,他们更像是在大自然面前奋力求生,如果不使出全身解数,很可能会瞬间溃败在大自然脚下。

穿越塔克拉玛干——N39

基本信息:

  众所周知,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心,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面积达33.76万平方公里,是仅次于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的世界第二大沙漠,也是我国第一大沙漠。我们今天所讲的这条越野线路便是沿北纬39度线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生命之路”,也就是人们常说的N39。

N39概况:

汽车之家

  塔克拉玛干在维吾尔族语中意为“被遗弃的故乡”,更被许多人称为“死亡之海”、“生命禁区”。这条横贯沙漠的N39直线长度在850-900公里左右,但由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复杂的沙漠环境,往往穿越队伍需要迂回1500公里左右。

汽车之家

  谈到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复杂环境,相信不少朋友都有所耳闻,它不仅是我国面积最大的沙漠,同时也是全球面积最大的流动性沙丘沙漠,这样可流动性的沙丘高度一般在100-200米之间,表面呈蜂窝状、羽毛状、鱼鳞状等等,本来在沙漠中行进就不是件容易的事,移动沙丘无疑更给穿越增加了难度。

汽车之家

  除去复杂的地形,塔克拉玛干沙漠的气候同样是对挑战者的一大考验,塔克拉玛干沙漠系暖温带干旱沙漠,夏季温度可达67摄氏度,昼夜温差更是相差40度以上,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100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简而言之,大多数时间塔克拉玛干沙漠其实就像是一个大蒸笼。

  这样严酷的气候条件下,人走在上面就像是在蒸桑拿。一般塔克拉玛干沙漠最稳定的时期是11-12月,风沙相对较小,沙丘移动速度缓慢,并且气温较低,沙内水分不易蒸发,但冬季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又难免遭遇寒冷,且每次穿行至少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因此想轻松穿越沙漠可谓难上加难。

汽车之家

  近些年不少专家学者证实,其实塔克拉玛干沙漠也并非毫无生气的“死亡之地”,由于地处塔里木盆地腹地,因此塔里木盆地内流水系多流经塔克拉玛干沙漠地下,虽然由于蒸发过快等不利因素,部分水系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内部断流,但沙漠中还是存在着不少可以补充水分的“绿洲”,这对穿行N39的挑战者们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汽车之家

  其实谈到塔克拉玛干沙漠不少朋友就已经能够想到,与其说这是一条考验越野技术、经验的线路,倒不如说这是考察团队协作能力、后勤保障团队的“耐力赛”。在这里,穿行者们并不需要完成难度多高的越野项目,也不需要争分夺秒力争第一,他们要做的只是全身而退,从无边无际的沙漠中走出来。

N39历史:

  N39的历史可以追溯至一个多世纪前的1895年,当时来自瑞典的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率领他的团队沿着北纬39度线行进,试图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但由于对困难的估计不足,他和他的队伍只行进了300公里便由于干渴和迷路几乎死光了所有队员和骆驼,侥幸逃生的只有两人。从那以后,N39的名字便被众多考古学家、探险家与越野爱好者所熟知。

  此后,英国考古探险家斯坦因及日本僧侣又先后在上世纪90年代初造访塔克拉玛干沙漠,只不过势单力薄的他们并未强行进行穿越,只是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进行考察研究。

  上世纪90年代初,塔克拉玛干沙漠再度成为中外探险者们议论的焦点,1991年中美沙漠探险队曾耗时53天沿沙漠南缘线路成功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但由于越野线路过分靠近沙漠边缘,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可。此后日本大学生探险队的尝试也以失败而告终。

  1993年10月,中英联合探险队在相对充足的后勤供给条件下历时60天成功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成为了被普遍认可的人类首次成功穿越。

汽车之家

  2004年1月23日,中日联合探险队以骑骆驼及徒步的方式沿古老的北纬39度路线由西向东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全程迂回距离超过1500公里,历时73天成功穿越,成为第一支按照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设想的北纬39度线横穿塔克拉玛干沙漠的队伍。

汽车之家

  近些年,随着有关N39线路报道的不断增多,不少民间越野爱好者也开始自发进行有组织的驾车穿越活动。不少朋友会认为驾车穿越塔克拉玛干沙漠相对于徒步或是骑骆驼穿行真是好太多了,但事实却并非如此,在松软的沙丘和一望无际的沙漠上行驶,以某种角度来说,一台车甚至不如一头骆驼。

文章标签: 汽车生活
文章导航
展开全部目录收起全部目录
收藏
+1
+1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