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澳大利亚大奖赛:哈基宁“命悬一线”
1995年的澳大利亚站是最后一次在阿德莱德赛道举行,然而这一场告别之战却注定因为芬兰飞人米卡-哈基宁在这里“命悬一线”的遭遇而被历史铭记。哈基宁因为练习赛中的撞车差点在这里“停止呼吸”。事故发生在练习赛中,红白时代的迈凯轮赛车在赛道上飞驰。过了眼前的高速弯道就将进入大直道,出弯速度时速高速250公里。原本这是完全正常的一圈,车手没有任何问题。但是由于轮胎压到了路面上的碎片突然失去胎压,发生意外爆胎。赛车失控冲上路肩之后,车身飞起撞进了轮胎墙。由于头盔破损,哈基宁的头部受到了严重撞击。气管被阻,呼吸功能一度停滞。当时的F1医疗代表沃特金森博士,果断地当场进行了喉管切开手术,哈基宁才没有因为大脑长时间缺氧而导致脑死亡。之后,哈基宁被送往当地医院急救。所有人都认为这起严重的事故将毁掉哈基宁的职业生涯,但是迈凯轮车队老板罗恩-丹尼斯此后花巨资为哈基宁买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治疗设备,确保哈基宁最终完全康复,也没有在身体上留下任何后遗症,包括心理上的阴影。哈基宁于1996年重返F1驾驶舱,为危险时刻帮助过自己的迈凯轮效力,直到2001赛季带着两个世界冠军的头衔退役。
1994年圣马力诺大奖赛:追风塞纳魂归伊莫拉
哈基宁的事故让人们想起了一年之前F1曾经经历的一个血色午后。人们永远都不会忘记,在F1的历史上曾经有过一个黑色伊莫拉的周末,它夺走了车神阿亚顿-塞纳的生命。前一天在同一片赛场,首次参加F1的毛利车手拉森博格以300公里时速撞上水泥墙身亡,成为比赛周末第一起车手死亡的事故。然而悲剧还没有结束,一天之后的5月1日,车神塞纳在情绪不稳的状态下发生高速撞车,就此魂归天国,把他的生命洒在了他最热爱的赛道。事故发生在比赛的第7圈,杆位发车的塞纳在进入坦布雷罗弯前,已经进弯速度过快失去了控制,威廉姆斯赛车径直以近300公里的时速撞上了赛道边的水泥防护墙。由于承受的冲击力过大,赛车右部完全损毁。在惯性作用下连续转了数圈之后,威廉姆斯赛车才在赛道边停下来。赛道工作人员全力抢救,但由于撞击时赛车受损的部件直接击穿了塞纳的头盔,最终车神因为这起事故不治身亡。追风的F1总是与激烈的撞车事故如影随形,然而塞纳的去世让FIA下定决心提高F1赛车的安全系数,从而避免了悲剧事件此后继续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