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底盘: 改动不小
说到车身这一块,就如我们上次对话所说的那样,223这一代车型做了非常多的减重工作。首先是车身铝材的使用比例大幅度上升,相对于上一代222车型仅30%左右的比例,新一代S级直接把比例提升到了62%!得益于铝材以及高强度钢的高比例应用,白车身的重量比上一代车型整整轻了80kg!在此基础上,整车的重量也比上一代轻了30-65kg(根据不同车型不同配备而不同)。
从剖面图我们可以看到,上一代222车型钢制的两个前纵梁以及前方加强拉杆在223这代上都全采用了铝材。但我们也知道,同等体积结构下,铝材的强度是难以比拟钢材的,盲目的推崇高铝占比既不经济也不科学。在与乘员舱碰撞安全直接相关的位置,例如A柱、B柱的位置,奔驰也都采用了热成型的超高强度钢,以确保发生事故时车内乘员的安全。
此外特别有意思的是,为了同时满足轻量化和耐久性的需求,奔驰选用了碳纤维材质来制造车尾厢的下方的置物槽,上方还有许多的加强筋。这黑色的纹路在众多的金属部件中别树一帜。
悬架方面,虽然奔驰官方称前悬架为四连杆结构,但实际上依是与上一代车型相同的的变种双叉臂结构,上叉臂为独立结构,下叉臂分开成两根独立的连杆。
而后悬架总体依然采用了五连杆结构,但连杆的布置方式却有了些改变。首先是由于后轮转向系统的加入,用于控制后轮前束的连杆从前方移动到了后方。这是因为若继续沿用原来的布置,转向电机会传动轴产生干涉。此外为了支持后轮高达10°的转角,不仅两根上连杆也从之前的交叉状态变成了相邻布置状态,前束拉杆和车轮架之间的链接也改用了转向节,和其他采用衬套变形来实现转角的有明显区别。毫不夸张的说,奔驰其实就是把前轴完整的转向结构搬到了后轴上。
既然为后轮转向做了那么多变动,究竟实际效果如何呢?从官方的资料来看,拥有10°后轮转向的S级,其回转直径小于11米。这对于一台超过3.2米轴距的D级车来说,绝对是翘楚了。静态下从外面来看,后轮的转向角度也相当夸张。仿佛真的把前轮转向机构装在了后轮上。
另外,提起奔驰S的悬架,许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更多是222时代那非常著名的Magic Body Control,也就是所谓的魔术车身。在新一代S级上,奔驰换用了之前在GLE车型上已经采用的由48V电压驱动的E-Active Body Control系统,取代了之前的魔术车身。其实两者的基本原理都是相同的,都是通过液压来使悬架主动地产生上下运动。但前者其实是不能搭配空气弹簧的,只能是搭配普通的钢制弹簧,而且受限于液压腔有限的垂直距离,对于那些突如其来较大的障碍,魔术车身显得就不够用了。
新的E-Active Body Control系统不仅可以搭配空气弹簧使用,在大幅度提升了舒适性的同时,液压系统也可以直接作用在减振柱体上,可以更加大幅度进行上下移动。此外由于48V系统的加入,主动悬架的功率也得到提升,还可以实现车身像摩托车向弯内倾斜的功能,用于抵消一部分离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