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改装/赛事 特别报道 正文

探寻背后的故事 2015年F1中国站观赛记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迈凯伦特别体验日:Race Watch内观看排位赛

 汽车之家

  排位赛阶段我依然能享受到在Race Watch当中零距离观看的“优待”,但也仅限于Q1阶段。无论迈凯伦是否进入之后的Q2、Q3阶段我们之后都将老老实实的回到车队“大本营”当中继续观看。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好消息就是阿隆索的赛车终于修复完毕,这样我就能够“无死角”的拍摄Pit房当中的各种细节了!只想说一句话,那就是爽歪歪!

● 迈凯伦特别体验日:有关阿隆索的“性格宿命论”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阿隆索这种“酷酷”的气息,给人的感觉真的截然不同,似乎以他为核心的整个Pit房右侧区域都会因此变得更加的冷酷,而左边巴顿的区域则显得更加活跃一些。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有关阿隆索和巴顿的性格又让我有深深的联想:同样是世界冠军,两个人的性格截然不同。当然,巴顿是所有现役F1世界冠军当中比较公认“实力不算顶尖”的一位,但巴顿在车队当中与人相处的智慧、以及对车队的忠诚,都为人津津乐道。甚至于,巴顿的驾驶风格都像他的为人一样柔顺。适当且智慧地圆滑,让实力并非顶尖的巴顿却成为车队受人欢迎的好伙伴。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而他的队友阿隆索呢?他几乎是一个从出生就开始注定着要叱咤赛道的家伙,从几岁就开始横扫整个西班牙的卡丁车赛场,之后在欧洲的卡丁车领域也几乎处于无敌境界(虽然有人说有个叫“加西亚”的人是阿隆索在年幼时始终无法击败的目标,但我真没查到有这个人真实的存在)。进入到F1之后也可谓是顺风顺水,伴随着F1成绩的提升,他也从当初那个随和的大男孩逐步成为一个非常有野心、并且非常自我的存在。

汽车之家

  事实上,阿隆索的成长离不开车队“以阿隆索为核心”的策略。在雷诺时代,时任车队领队布里亚托利在赛车研发上基本就是遵照阿隆索的驾驶习惯“独家定制”,强大又顺手的赛车加上对手的频频失误,帮助阿隆索获得05、06年F1世界冠军。而07年转会到迈凯伦之后,阿隆索与罗恩·丹尼斯两个各自领域都顶尖但性格不知退让的家伙最终擦枪走火导致了当年轰动体坛的“间谍门”事件被爆出,阿隆索也失去了车队的支持。

汽车之家

  可问题在于,如果阿隆索在2007年能够跟罗恩·丹尼斯很好相处呢?也许,2007年一直获得车队全力支持的他将以一种优势姿态夺下世界冠军,而2008年的时候,或许依然是他而不是汉密尔顿。毕竟那个时候的阿隆索,论实力、论经验,都在本已经非常有天赋的汉密尔顿之上。

  但最关键的是,我始终认为阿隆索迄今为止依然只有05、06年两个世界冠军的根源,就在于他07年之后与迈凯伦闹翻!08年到09年两年之间,阿隆索只能再次回到雷诺车队,但此一时非彼一时,就算阿隆索表现更加精进,但驾驶雷诺赛车依然只能偶尔夺得分站冠军。也正是因为阿隆索重新回到雷诺之后的“郁郁不得志”,才有了2010年阿隆索加盟法拉利车队的“壮举”。

汽车之家

  之后的故事,大家也都知道了。法拉利时代的阿隆索,无愧于F1最顶级的车手,论攻防、论排位赛单圈、论雨战技巧都无可挑剔,特别是他在赛场上极为坚毅的斗志常常在发车位置靠后的情况下一路狂追获得好名次。总之法拉利时代的阿隆索各方面水准,都达到了令人惊叹的高度!但对于阿隆索所追求的世界冠军而言,结果是“5年0冠”。而在法拉利车队效力生涯的末期,阿隆索也常常抱怨车队不够努力,但自己已经做得很完美。还记得舒马赫当年做的事情么?与车队一起努力,解决问题,而不是抱怨。“忠于个人”亦或“属于集体”,这或许是阿隆索与舒马赫的最大区别。

  所以,回到之前说的问题,如果2007年阿隆索在迈凯伦车队好好的,他也许收获的,不仅仅是更多的世界冠军,还少了之后一直不断的“F1奔波历史”,一个公认的F1第一车手能够获得与自己评价相当的世界冠军数量。也许他跟罗恩·丹尼斯一样,无论功与过,皆因他的性格。只不过,阿隆索今年也已经34岁,不知不觉,他已经成为了一名F1“老将”。在自己退役之前,还有多少可能给他去继续创造成绩?这恐怕要问丹尼斯了,但这两个曾经无比自我又刚硬的男人能重新走到一起,至少是一件好事情。

汽车之家

  阿隆索在排位赛当中的成绩说明了什么?说明了他依然顶级。在整个周六之前没有做出一次成绩并且无法对赛车进行精细调校的情况下,依然可以匹敌准备工作非常顺利的队友巴顿的成绩。倘若不是阿隆索在“上赛道”最长直道之前的出弯出现侧滑,他的单圈还能有一个明显的提高。可残酷的现实是,就算阿隆索是完美的,以MP4-30赛车的实力,他也没太多可能进入到下一轮的Q2阶段。一个最好的车手却始终开不上最好的赛车,这或许就是阿隆索的宿命?

● 迈凯伦特别体验日:参观遥感数据中心

  先说一下,在这个部分里面,我没有任何“有关配图”,因为这个遥感数据中心在F1领域是顶级的,更是迈凯伦的核心机密,连门都特别严实。反正也不是第一次“没有配图”了,所以大家就习惯一下吧。

  这个遥感数据中心里面有12位工程师,其中6人是赛车数据分析工程师、另外6人是来自日本的本田动力单元数据分析工程师,当中每个岗位各有一半人分别负责阿隆索和巴顿的赛车。日本的团队在每次练习赛或排位赛结束后,还会使用软管显微镜来检查赛车的缸体和活塞是否有损坏。

  赛车工程师一个人负责两个电脑屏幕(上下布置),当中有关车手所有驾驶操作的图表和赛车所有数据都一目了然。我特别问有关赛车动力总成的问题,他们解释到,动力总成本身的散热问题已经基本解决,只是与赛车的匹配依然存在问题,导致无法释放完全的动力。

  而在最后,迈凯伦的工程师甚至带我们亲自讲解了阿隆索赛车动力总成的各个部分和构成,还允许我抚摸了一下还有些微发热的发动机。他尤其提到了迈凯伦自产的变速箱,最快换挡时间只需要30ms(也就是0.03秒),而且跟民用车型一样有像“运动/舒适”一样的模式可选,在不需要全力冲刺的时候可以用更慢但更少损耗的方式换挡来节约寿命。

  他最后说的那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我们每天都沉浸在数据的世界里,自己都觉得枯燥乏味,但当跟你们聊起赛车的时候,我仿佛重新找到了当年对F1的那种激情!

汽车之家

  在分别前,我问了James一个很“私密”的问题,那就是他们的待遇,他很“含蓄”的向我表示,旁边那位工程师就拥有一台自家的650S Spider超级跑车。嗯,这好像能说明些什么了……

  OK,这次中国站F1的观赛记的上篇就先到此为止。不知道这个“美孚-迈凯伦特别体验”的过程大家看起来是否有收获呢?别着急,重点描写周日正赛观赛的“下篇”将在两天后与各位见面,下回见!(文/汽车之家 吴昊)

相关阅读

被一个人统治的比赛 昊说F1之中国站

//www.autohome.com.cn/tuning/201504/867927.html

探寻背后的故事 2015年F1中国站观赛记 汽车之家
查看同类文章:
深度赛车解析
观赛记
更多精彩内容:
JR-改装社
改装图赏
文章标签: 深度赛车解析 观赛记
文章导航
展开全部目录收起全部目录
收藏
+1
+1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