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熟人”提车也有新鲜感
[汽车之家 长期测试] 又有一台长测车来到了编辑部,这次的主角是个“老熟人”,因为大家在日常生活当中肯定有和它打过交道,走在路上随随便便都能见面好几回,很多时候打个专车还直接和它约会上了,它就是凯美瑞。不过凯美瑞换代车型上市其实刚过半年,还算是一款新车,熟悉的它现在再各个方面都有新的“性格”,接下来就通过半年的长测重新认识下吧。
半年长测时间不长也不短,接下来我会尽可能地和它相处多一点,到底适不适合过日子还真要试过才知道。除了生活化一点的用车体验,直观的测试甚至是同级对手的正面PK也少不了,这样才能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凯美瑞的实力。
● “老熟人”提车也有新鲜感
故事还是从提车开始,虽然不是自购车,不过提车流程和大家差不多,约定好时间就直接来4S店。对了,我是广州分站的编辑,所以这次长测车的用车地点主要在广州。凯美瑞这款车在广州这个城市的关注度尤其高,具体原因我们提车后慢慢聊,看各种凯美瑞新车把店里店外都包围上就已经能感受到了。
或许是因为车身颜色的原因,正式和这台长测车见面时,它并没有给人特别耀眼的感觉。细心的网友应该发现了车头的蓝色logo,好在还有这个小惊喜,对的,它是一台混动车型,详细的身份后面再介绍。其实凯美瑞混动共有6种车身颜色选择,这台长测车是欧泊银,它算是里面比较低调的,我觉得海钻蓝和珊瑚红这两种颜色在视觉效果上最能提升动感效果。
外观转一圈看完之后,打开车门,里面的塑料薄膜都还没撕,确实很有提新车的仪式感。另外里程也仅有50km,基本上它就只是被4S店的工作人员开出去上了个牌。检查确认完,拿到钥匙之后,它就正式开始出来“闯荡江湖”了,第一站有点俗,那就是加油和洗车。
接下来该好好介绍一下这台长测车了,它是2018款 2.5HQ 旗舰版,没错,混动的顶配车型,价格也是全系最高的,27.98万元。
提完车回来以后,我和大部分车主一样第一时间上论坛,看看其他车主分享的用车心得,同时也看看口碑里大家的平均油耗是多少,这下油门应该踩谨慎点了。接下来还要把说明书看一遍,这个步骤很重要,能帮助大家快速全面地了解新车的特点,还能了解很多不常见的小功能。大家平时用车有什么疑惑也可以先看看说明书,比去论坛求助等答案要高效得多。
混动车型性价比高吗?
● 混动车型性价比高吗?
换代凯美瑞在去年的11月上市,当时我们马上就给大家分析了(点击回顾购车手册)各款车型的性价比,最终推荐的是豪华版车型。不过,凯美瑞有3种动力配置,分别是2.0L、2.5L和2.5L混动。新的2.5L发动机亮点十足,热效率刷新了世界纪录,达到了40%,混动车型更是有41%。
我觉得混动车型才是凯美瑞的必杀技,全新的发动机,混动系统也变得更加高效,因此吸引力自然是非常大的。而且在广州,凯美瑞混动车型被纳入节能车目录,车牌摇号相对来说会容易一些,因此在这里的4S店可以看到混动车型特别火。从厂家公布的5月份销量来看,凯美瑞卖出了15595台,其中有2063台是混动车型,它绝对不是一个被冷落的角色,贡献挺大了。
上一代凯美瑞的混动车型入门价格为25.98万元,顶配更是超过了30万,因此,就算大家都知道混动车型有多好,但门槛对很多人来说还是有点高,很难和大家打成一片。但是现在混动车型入门价格已经有竞争力了不少,23.98万元的价格对于一台中型车来说并不算“过分”,比同配置的2.5L汽油版车型高出了2万元,这个差价我觉得大部分喜欢混动的消费者应该都比较容易接受。而且混动的入门车型为豪华版,刚才也和大家提到过,它的配置已经相当到位了。
2.5HG 豪华版/2.5HQ 旗舰版 配置差异对比表 | ||
项目/车型 | 2.5HG 豪华版 | 2.5HQ 旗舰版 |
售价 | 23.98万元 | 27.98万元 |
差价 | 4.00万元 | |
带位置记忆、倒车辅助功能外后视镜 | - | ● |
防眩目内后视镜 | - | ● |
降噪声学前侧窗玻璃 | - | ● |
鲨鱼鳍天线 | - | ● |
方向盘电动调节+位置记忆功能 | - | ● |
电动后窗遮阳帘 | - | ● |
后侧窗遮阳帘 | - | ● |
后排中央扶手空调娱乐控制面板 | - | ● |
副驾驶席10向电动调节(含2向电动腰部支撑调节) | - | ● |
后排座椅靠背比例放倒 | ● | |
驾驶席座椅记忆功能 | - | ● |
后排座椅靠背电动调节 | - | ● |
前排座椅加热/通风功能 | - | ● |
胎压监测系统 | ● | ●带数值显示 |
全景影像 | - | ● |
盲点监测 | - | ● |
侧后方盲点警示 | - | ● |
三区独立全自动空调 | - | ● |
JBL音响系统 | - | ● |
车载语音导航系统 | - | ● |
G-Book智能系统 | - | ● |
混动的入门车型就已经那么有竞争力了,那么顶配车型是要惨被忽视了吗?从配置上来看好像确实是这样尴尬,因为顶配车型比上一档多出的东西并没有说太诱人,它最能显示实力的地方基本在后排,例如后排遮阳帘、后排独立空调和后排靠背电动调节这些配置。我觉得对于凯美瑞的定位来说,这样豪华的后排确实太夸张了。
另外,即便27.98万元的价格和上一代的顶配车型相比已经没有那么“敷衍”了,但来到这个价位,豪华品牌中型车明显更能抢走关注,例如前段时间挺火的3系,市场优惠相当多,价格已经和这台凯美瑞混动顶配差不多了,面对这样的攻势,我想很多消费者很难不动摇吧。不过顶配车型多出的那些丰富配置里,还是有不少挺能圈粉的武器,体验了一段时间以后确实被它“宠坏了”。
关于它的设计,不管是外观还是内饰,之前已经和大家介绍得非常详细了,下面只是个简单回顾。至于空间部分,这个豪华的后排我暂时没有机会可以体验到,大部分时间只有前排我女朋友一位乘客,后排利用率接近零了。所以接下来我也会找个机会当当乘客,看看它能不能讨好更多人。
这里提一下轮胎,中配及以上车型均会配备尺寸为235/45 R18的轮胎,轮圈造型还挺好看的。这台车配备的轮胎是普利司通TURANZA T005A,定位舒适,静音表现比较突出。另外也有装备优科豪马BluEarth系列轮胎的车型,轮胎品牌并不是个选配项目,遇上哪一款轮胎就看缘分了,比较随机,只能等到提车才会知道。有网友问过4S店,好像优科豪马的轮胎相对来说会贵一点,但两款轮胎还是在一个价格区间里,差距没有太大。另外,燃油版车型还有一款邓禄普的轮胎,带着对轮胎的期待去提车,心情好像会激动点。
秀了设计还有配置,接下来该看看新发动机还有革新后的混动系统有什么能耐了,不过大家先别着急,这部分之后我们单独用一期文章详细说。如果实在想了解它的性能表现,也可以看我们之前的测试文章(传送门),对它的考核已经相当全面了。
顺便预告接下来的主题,作为一款混动车型,我最感兴趣的是怎么才能把它开得更省油一点,油耗数据能到多夸张,所以这个主题一定少不了。另外保养也是个指定主题,从说明书上看,凯美瑞的保养周期为1万公里,因此首保文章还要再多等几期。对了,说到保养,之前热闹了一阵的“泥沙门”,现在基本上已经得到解决,我这台车是5月份出厂的,4S店工作人员说已经不用回店里修复了,不过之后我也会找个时间去店里跟进下情况。另外还有静音以及操控方面的体验也不会少,我会尽量和大家多分享一些内容。
中型车里的混动车型并不少,除了凯美瑞之外,雅阁、君威、蒙迪欧还有博瑞GE都有混动车型,有机会我也会看看这些对手都拿出些什么武器和凯美瑞混动火拼,尤其是雅阁这个最让凯美瑞淡定不住的对手。对了,新一代雅阁的混动车型最快会在9月份上市,我们就等着看这场火力全开的对决好戏吧。
● 油耗记录:
提车回来加的第一箱油已经跑完,一共走了将近800公里,路况是一半严重拥堵,一半纯高速。目前的“成绩”和大部分车主的水平相当,后面如果遇上比较理想的路况,以及我的驾驶风格慢慢稳定下来,我相信成绩会越来越好。
● 小结:
凯美瑞作为一个有故事的同学,和它接触仅仅才短短两周多,但我对它已经越来越感兴趣了。即使它是个大家眼中的老熟人,但身上还真有不少大家会忽略掉的性格,把这些方面都看全了才算是知道它是个什么样的凯美瑞。而且凯美瑞已经变得年轻不少了,不知道年轻少不了的叛逆和急躁脾气会不会也跟着融入到它的“性格”,不再像以前那么顺心了,接下来我们一起和它混熟。(图/文/摄影 汽车之家 王子平)
熟悉的混动有了更多性格
[汽车之家 长期测试] 迎接了凯美瑞混动这个新朋友之后,自然抓紧一切机会和它熟悉。虽然作为一台顶配,它身上那么多有意思的装备好像都够玩一段时间了,不过其实表面的这些配置,只要相处个两三天下来,它们基本就已经被上手适应完了。但是它开起来有哪些“脾气”,还真要相处长一点时间才能摸清。在一个月的亲密接触下来,现在可以和大家详细地聊聊它的行驶表现了。
说到操控,大家都会比较关心性能方面的成绩,凯美瑞混动我们之前的测试已经非常详细了,大家可以回顾下它的各项表现(传送门),今天主要聊聊它日常开起来的感觉。
起步表现相当轻快,大部分情况下,电动机都会抢着出来展现身手,动力输出响应相当敏捷,开着挺舒服的。不过和上一代车型相比,发动机感觉要兴奋不少,只要你对油门不是吝啬到只敢轻轻碰下,发动机都会很热心地赶紧出来搭一把手,带来更充足和丰厚的加速力道。
很多人开混动车型都希望尽量用纯电驱动,因为这样自然是最省油的。不过我觉得开着这台凯美瑞混动,心态应该得调整一下,因为发动机很爱出来帮忙,想要拒绝它的热情,那就得很小心地踩油门,这样才不会被它注意到。要是在拥堵的路况走走停停还好,但遇上通畅路况,红绿灯起步就别只寄托纯电的力量了,因为它的提速确实还差点生猛劲,这样会把后面的司机急死。
我觉得心大一点,爽快对待油门开是最舒服的,提速足够自在,而且这样开往往油耗表现也不差。具体的节油技巧,过两期再和大家分享,今天简单说说我的感觉,我觉得最主要是看准路况,把油门动作控制好,能松油滑行就少踩刹车,道路通行速度不高的话就轻点油门,这样的套路最能将混动的节油威力全部发挥出来。
■ 三种驾驶模式
混动车型的油门脚感不错,加上动力输出非常线性,整体动作的响应给人感觉很直接。提到油门响应,我觉得凯美瑞混动提供的三种驾驶模式,它们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油门响应,这很明显能感受出来。
和油门脚感比起来,刹车反应就迷之尴尬了,主要是低速情况下比较难受,制动力给人感觉不是很线性,好像是一段一段地出来,过了那个临界点,制动力就突然毫无保留地释放出来,就像是在牌桌上全压一样任性,很赌徒性格。
■ 全新的S挡
和上一代车型相比,新的凯美瑞混动在挡把区域可以看到少了一个了B挡,但却用了一个S挡代替。很多老款凯美瑞车主都挺喜欢这个B挡的,因为换到这个挡位以后,能量回收变得更快了,电池的充电速度自然也更快。
新一代车型定位有了很大的变化,变得更加年轻动感,因此它变成了S挡。不过这个S挡除了提升驾驶乐趣之外,它也有B挡的“人格”在里边。大部分情况下,换到S挡之后,可以看到仪表盘上显示着“S4”甚至是“S5”,这个挡位可以手动加或减,最高到6挡。其实这些“挡位”,说明书上对它们的描述是加速力和发动机制动力的6个级别,低挡域可以提供更强的加速力和发动机制动力,转速也会更高。滑行的时候手动把“挡位”降低,能够明显感受到车速下降得更快了,从左侧的“转速表”也能看到充电更加给力。这和雷凌双擎上面的那个S挡还有点不太一样,雷凌双擎(传送门)是“挡位”越高,充电越快,凯美瑞混动这个确实更有“运动”性格一些。
混动面对严重拥堵也同样头疼
● 混动面对严重拥堵也同样头疼
■ EV模式
熟悉丰田混动车型的大家应该也知道,它们上面的EV模式,续航非常短,因为电池容量确实没有很大。其实我觉得这个模式最大的作用就是让你在深夜回到人多密集的小区时,可以静悄悄地把车停好,不打扰附近居民休息,同时又不会带来废气污染。在这台凯美瑞混动上面,要启用EV模式,电池电量起码要到4格或以上,所以如果从拥堵的市区回家,到了小区以后,电池电量都没有多少,EV模式自然也开不了,有点尴尬。至于EV模式能跑多少公里,等之后几期我找个机会专门验证下,说明书写的是几百米至一公里左右,但我觉得实际续航里程应该会再长一点。
■ 高速路段体验
这一个月来,长途没有少跑,凯美瑞混动的长途表现给人挺好的印象,首先是动力方面,高速提速挺利落的,可以淡定超车。一脚油门下去,发动机和电动机同时发力,效果足够给力,雅阁混动的i-MMD可没有这么“人强马壮”,这也是混动系统结构上的差别带来的不同特点,雅阁混动初段提速迅猛,凯美瑞混动高速提速更轻松。
这么多年来,丰田的混动系统一直在升级,效率已经变得越来越高了,整套系统在细节上面有不少优化,体积更紧凑,也减重了,现在纯电驱动的速度最高甚至可以到达110km/h。说到跑高速,这台顶配上的那堆科技安全配置才是最抢镜的,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还有变道辅助,这些功能真的帮了不少忙。
■ 拥堵路况体验
每天上下班高峰都会遇上严重拥堵的路况,遇上这样恶魔般的考验,凯美瑞混动也会“吃不消”,它也并不是越堵越省油,因为这时候电池电量撑不了多久,大部分情况下都需要发动机来接管,低速状态下纯电驱动和发动机驱动的频繁切换,质感表现挺不好的,主要是适应了纯电状态下的平顺安静,发动机就算再怎么稳,它的到来都会让人感觉比较粗糙。不过也只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发动机的“报道”会让人不太喜欢,大部分时间下,它的介入都显得相当平顺和谐,表现非常不错了。
■ 转向
凯美瑞混动的转向手感我挺喜欢的,力度稍微有点偏沉,指向足够精准。方向盘圈数为2.5圈,我觉得整体的响应很紧凑和直接,车头动作虽然不是很敏捷的那种,但挺干脆的,稳稳的风格也讨喜。
关于驾驶部分,今天就先聊到这里了,是不是觉得还少了点东西,没错悬架表现和舒适性水平还没和大家介绍,不过我觉得凯美瑞混动这部分的功夫同样高深莫测,之后可以用一期文章和大家详细聊聊。
■ 不容易看见的小提醒
■ 混动车型难得一见的发动机转速表
● 油耗记录:
最近几周跑了不少长途,因此行驶里程上涨得比较快。另外我觉得目前这个油耗成绩在我这里应该很难再有提升了,因为这段时间的路况感觉都比较理想,之后要是多遇上那种极度拥堵情况的话甚至还会再涨一点,论坛上车主分享的那些惊人成绩还真没那么容易挑战。这个油耗水平基本和大部分车主差不多,不算出彩,但也不会被嫌弃。
● 小结:
和这期长测同一天上线的还有雅阁混动试驾文章(传送门),最近一段时间风头应该都会被它抢光了,不过我觉得这也挺好的,毕竟它们俩的交锋在所难免,双方都是狠角色大战才会精彩刺激,大家就等着看好戏吧。
和来势汹汹的雅阁混动相比,凯美瑞混动现在是要低调不少,不过雅阁混动对大家来说还是一个有点距离感的明星,但凯美瑞混动的每一招都被分解出来展示了,因此大家在关注完雅阁混动之后也别忘了看看这个长测。(图/文/摄影 汽车之家 王子平)
豪华配置杀伤力似乎并不大
[汽车之家 长期测试] 上期长测更新正好赶上了换代雅阁混动的试驾文章发布,火药味开始有点浓了,毕竟关注凯美瑞混动的大家肯定也会注意到这个挑战者。现在这场注定激烈的大战终于打响,换代雅阁混动在几天前正式上市,它的价格很有“攻击性”。这一代的凯美瑞上市快有10个月了,大家对它的性比价表现还是比较满意的,尤其是混动车型,价格看起来要比上一代有诚意不少。不过快一年过去了,市场上冒出了这么多的新对手,凯美瑞混动在性价比方面还有优势吗?
按照原来的长测计划,这期应该要和大家聊聊舒适性和油耗表现,不过这段时间新车实在是太多了,因此经常出差没时间给长测车拍素材。好不容易等到出差结束,结果刚回来就被追尾了,首次挂彩虽然不严重,但定损走流程什么的也浪费了不少时间,这下彻底拍不成了。原定的“节目内容”肯定不会缺席,不过就要等到下期再聊了,那时候正好长测车也满血复活,状态更好地和大家见面。今天的内容虽然是“云体验”,不过我和长测车“在一起”时间也不算短了,对它配置上的优缺点可以说是比较清楚,正好可以提前判断下凯美瑞混动的“胜算”有多大。
雅阁这次上市的混动车型共有4款,不仅阵容强大,更劲爆的是价格,19.98-25.98万元,听上去就已经足够让对手紧张起来了。混动中型车市场再一次变得话题十足,雅阁混动的上市文章(传送门)里评论已经接近2000条了,可以说是相当火了。其实以凯美瑞混动目前的市场表现,它也不至于说一定要蹭这波热度,不过难得遇上一个这么给力的对手,那就应该趁热打铁,给观众奉上一场精彩的对碰,等到雅阁混动试驾车到位之后,对比测试肯定不能少,今天就先了解下基本情况。
我们下周将会给大家来一篇雅阁混动的购车手册,和大家分析下4款车型里哪一个性价比更突出。今天我们先挑它的顶配车型来看,因为我们的凯美瑞混动长测车就是一台顶配。首先从价格上来看,凯美瑞混动有点吃亏,因为对手低了2万元,不过对比配置表看下来,凯美瑞混动也确实要豪华一些。
凯美瑞混动顶配/雅阁混动顶配 部分配置差异对比表 | ||
项目/车型 | 凯美瑞混动顶配 | 雅阁混动顶配 |
售价 | 27.98万元 | 25.98万元 |
疲劳驾驶提示 | - | ● |
膝部气囊 | ● | - |
自动泊车入位 | - | ● |
远程启动 | - | ● |
方向盘电动调节 | ● | - |
方向盘记忆 | ● | - |
主动降噪 | - | ● |
第二排靠背角度调节 | ● | - |
后排座椅电动调节 | ● | - |
后排座椅加热 | - | ● |
后排座椅放倒方式 | 不支持放倒 | 整体放倒 |
内后视镜自动防眩目 | ● | - |
后风挡遮阳帘 | ● | - |
后排侧遮阳帘 | ● | - |
后排独立空调 | ● | - |
同样是顶配,凯美瑞混动它在配置上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豪华感上面,例如后排遮阳帘、后排独立空调和后排座椅电动调节等,后排待遇可以说是有点超乎想象了,玩这么尊贵的商务气派好像不是它这样定位的车型的分内事。因此我觉得这些配置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大,毕竟价格高出2万元,大家应该还是会看价格更低的车型。
顶配凯美瑞看上去算是守住了面子,但是毕竟价格也摆在这里,低2万元的雅阁混动仍然是非常难缠的对手。
配置细节还不够到位
光从牌面上来看,凯美瑞混动上面的混动系统革新好像更大一些,例如热效率刷新纪录达到41%的新发动机,另外体积方面也有优化。雅阁混动同样下了不少功夫,例如它把电池布局在后排座椅的下方,让后备厢空间可以不被侵占,但给人感觉都是一些细节方面的,“响亮”的升级好像不多。
有些细节上看起来还是有点吃亏的,例如它和对手相比,虽然同样配置了前后雷达,但从官方配置表就能看出来,凯美瑞混动的叫做四角雷达,也就是说只有车身四角才装备有雷达,车头和车尾的中间位置并没有,实用效果还是会有点打折扣的,好在有全景影像补救一下。
凯美瑞混动上面的无钥匙进入功能,它只有主驾门把手上才有感应开关,还不够方便,雅阁虽然做不到四门都配置无钥匙进入感应开关,但起码两个前门都有了,也算是个小优势。
一直以来要挑战凯美瑞混动的对手不少,同价位里相同定位的还有君威混动和蒙迪欧混动等,只是它们好像并不能给凯美瑞混动带来什么威胁,因此它们在市场当中表现也比较佛系,有一定的市场优惠,但并不大,似乎没有什么咄咄逼人的气势。真正能给到凯美瑞混动压力的,还是只有雅阁混动了。
■ 雨刷给力
■ 新车气味有点大
前段时间,我们出了一篇凯美瑞的口碑评车文章(传送门),从车主的实际用车感受来看,新车味道比较大这个问题有不少人都提起了。我们这台长测车刚提回来时,味道也确实挺大的,少不了上吸味包等等,平时有机会也尽量打开车窗散散味道,过了一个多月,气味才相对没那么明显。
● 油耗记录:
目前为止,没有一箱油的油耗是超过6L/100KM的,这表现也太稳了。另外最近两次加油,一次主要跑城市路段,一次主要是跑高速,对比来看实力还挺平均的,下期内容我会通过不同路况的油耗测试来验证下。
● 小结:
去年刚上市的时候凯美瑞混动还是个竞争力满满的选手,但现在就不好说了,从配置来看,对手已经追赶上来了。不过凯美瑞还是能保持淡定的,它在技术还有口碑方面都有着众多的“粉丝”,因此关注它的消费者并不会少,不过因为雅阁混动给的压力,未来市场上凯美瑞混动可能会出现优惠也说不定。
下期内容和大家聊聊维修的过程,大家比较关心的应该就是费用了,我会同步更新上来。另外还有油耗方面和舒适性方面,我也会更全面地和大家介绍下。(图/文/摄影 汽车之家 王子平)
5000公里首次检查/聊聊悬架
[汽车之家 长期测试] 这台长测车在我手里开得算是比较勤劳的,现在里程已经突破五千公里了,按照保养手册的建议,是时候要开去4S店做个简单检查。另外今天还会和大家聊聊这台车的悬架舒适性表现,顺便再分享一点“刷”油耗心得。总之,开了这么久,它在动态方面的每一个细节自然都不能放过,这些应该是大家比较关注的内容。
因为前段时间因为被追尾发生了剐蹭,车尾有点“损伤”(传送门),因此本期内容更新最着急的是给它“疗伤”,正好里程数也到了五千公里,可以顺便去店里做个检查。
在进行保养或者维修之前,车主们可以在厂家的售后App,丰云行里用下它的预约功能,这个App实用性不错,里面还有很多信息,这次去4S店比较突然,因此就没有用上它的预约功能,下次到一万公里正式保养时再详细和大家聊聊这个App的使用体验。
每期长测都有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这次轮到台风C位出道,毫不讲理地把风头全抢走了。超强台风“山竹”刚刚吹袭华南地区,它的威力有多大,大家应该从各种段子里见识过了。它的到来自然造成了不少经济损失,除了路上随处可见的倒树之外,还有不少车辆被淹或者是被吹起的杂物砸到。
还没开到4S店门口,眼前的排队景象已经把我震惊到了,于是马上调头,找了一家位置相对偏僻一点的4S店碰碰运气,换了一家店之后,这里的维修保养车间同样繁忙,现在只能放弃修理后保险杠的那点剐蹭伤痕了,毕竟和那些着急的车主相比,我这点“破皮”算不了什么,就别添乱了。接待人员说如果只是做五千公里检查的话今天还有希望能搞定,那就直接来吧。
根据保养手册的介绍,五千公里检查的项目不多,都是和日常行车安全相关的常规检查,例如胎压等等。因此,这个检查进行得非常快,一个午饭功夫就搞定了,而且这次没有跟店里预约拍摄需求,因此不能进入车间拍摄,下次一万公里首保时我会提前预约好,争取给大家拍详细了。
最后顺便聊聊这车的磨合期,说明书里有写到在头三百公里和一千公里里的驾驶注意事项,建议大家还是要留心下,毕竟跟着规范来之后很多事情自然都会省心不少。
接下来聊聊上期“失约”的悬架表现,关于悬架结构方面的内容,之前的文章给大家介绍得足够详细了,而且和上代车型相比,在哪些地方升级了也都很清晰地指了出来,感兴趣的网友可以回顾下(传送门)。
这台凯美瑞混动的悬架表现,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在于它的滤振动作,弹跳反馈不会太生硬,处理起来给人感觉挺柔和的,舒适性足够到位。更难得在于,它的表现柔和但不柔弱,完全没有一点散的质感跳出来影响你心情,甚至还有一点韧劲。这种保留了比较充足路感的风格让人感觉有底,还有点操控味道。不过整体来看,我觉得调校还是比较偏舒适风格的,过坑洼路面时,弹跳动作比较淡定,并没有那种动作很快的紧绷感出现。
另外像前两期提到的转向,表现同样有点运动风格,年轻人应该会比较喜欢。从结构来看,那是因为它的齿条式助力转向,采用了球状螺丝直接驱动齿条,到达作用点前不需要经过冗长的传递,在应答速度、控制性、转向平顺感方面都比上代车型都有所提升。
什么路况更能发挥省油实力?
■ 不得不吐槽的无钥匙进入开关
■ 空调的小“个性”?
● 油耗记录和一些节油心得:
最后又到油耗时间了,作为一款混动车型,这是很多人最关注的部分,因此每当有节油的一些心得我都会详细聊聊。
用车有一段时间了,不管是超级拥堵还是城市通畅路况都经历不少次数了,也跑过几次小长途,对于一台凯美瑞混动来说,到底遇上哪种情况会更省油呢?从经验来看是城市通畅路况,最能“刷”油耗成绩的就是城市快速路了,路宽且几乎没有红绿灯,道路限速在60-80km/h左右,只要赶上个车流量少的点,那么油耗成绩会非常漂亮,轻轻松松跑出个三点多的行程。
再来看看到目前为止的油耗成绩,仍然很平均,已经成为一个最没有悬念的项目了。
● 小结:
这期内容有点零散,不过都是一些深入的细节方面,可以让大家对凯美瑞混动的了解更细致。下期我们来看看长测车的多媒体系统,同样会细致地分享一些小窍门,感兴趣的车主或者网友们记得留意了。(图/文/摄影 汽车之家 王子平)
多媒体系统简介
[汽车之家 长期测试] 换代之后的凯美瑞设计是变年轻了,造型很有杀伤力,但有些内在的“思想”却还没跟上潮流,习惯有点过时了,说的就是它的多媒体系统,虽然功能实用性是不差,但还不够丰富。你看现在很多中国品牌车型在多媒体系统上面玩出了各种花样,特别是强大的语音助手和网络功能,轻松搞定各种需求,风头一下子被它们抢去了。不过保守也有保守的好处,这台长测车的多媒体系统还是值得让人给好评的,一起来深入看下。
首先来介绍下整套多媒体系统的“阵容”,厂家把它叫做三屏联动智能显示,这三屏分别是中控触摸屏、7英寸的仪表盘中央彩色显示屏和抬头显示。值得一提的是,抬头显示几乎算是全系标配了,只有两款低配入门车型才无法享受。另外中控屏幕也有几种配置,两款低配车型并没有中控触摸大屏,两款2.5L车型和两款混动车型都配备了8英寸触摸屏,其它车型上面的屏幕尺寸为7英寸。
抬头显示功能前几期已经和大家分享过了,显示内容挺丰富的,也可以自定义需要显示的项目,连发动机转速也能选择显示,对于混动车型来说是个“小福利”。整体来说挺好用的,只是晚上开灯跟车的时候会看不清,把角度调到最高也只是刚好看到,但平常用这个角度我又觉得不太习惯。
仪表盘和中控屏幕的配置都挺主流的,同价位的对手也没有说表现得太抢眼,凯美瑞的多媒体配置给人第一印象其实还不错。
仪表盘最能给我好感的地方应该就是画面设计,确实做得挺精细。
常规功能体验
在多媒体系统中的常规项目,例如影音等功能,凯美瑞做得还挺到位。
其它方面的表现虽说规矩,但能让大家满意,就是前排只有一个USB接口让人“不太舒服”,毕竟实用性确实跟不上,为了满足充电需求,我在12V电源接口上用一个两口的车载USB充电器。
每个功能不管是实用性还是操作的便利性都表现得很稳,不愧是个“老江湖”。不过一路的稳当之中也给人带来点惊喜,就是用iPhone连接蓝牙之后支持Siri操作,这个功能相当便利,不过这也凸显了系统自带的语音功能,能力实在是有点差。
手机互联功能是低配CarPlay?
从配置表来看,全系除了两款最低配,其它车型都支持手机互联功能,不过试了几次下来,我发现其实带导航的顶配车型应该也是不支持的,它和其它车型在设置菜单当中已经有点不同,顶配车型并没有“智能手机USB连接选择”这个选项。其实这个手机互联功能,最大的实用意义就是通过连接手机App,让大家可以在中控屏幕上直接导航和使用QQ音乐。旗舰版车型上面有很多彰显“身份”的配置,其中一个就是导航,所以它也不需要手机互联功能来这么费劲地实现导航功能。这次为了体验手机互联功能,我们特意借了一台次顶配的豪华版来试试。
要实现手机互联,车上的多媒体系统首先要更新一下,安装上手机互联应用,这个过程基本算挺自动的,连上WiFi系统就会自己下载升级。接下来你只要根据指示点下一步就可以了,国家代码那一块输入0707代表中国,详细的安装过程在论坛里有很多分享,我也给大家找了一篇帖子(传送门)。其实这个升级过程可能在4S店交车的时候已经做好,如果没有这个应用又懒得自己搞的话可以等到保养检查的时候让维修人员顺便给弄了,也很方便。
接下来就要手机配合了,需要在手机上安装一个App,叫做趣驾精英版,在广汽丰田官网上可以直接下载(传送门)。有了它,手机互联功能才能活过来,具体的使用方法也有专门的官方文档介绍,大家可以看下(传送门)。顺便说一下,从这个网站来看,目前亚洲地区有很多地方还没换上新一代的凯美瑞,例如对丰田来说比较重要的泰国市场,新一代凯美瑞才刚准备上市。
这个手机互联功能我只是简单地体验了一下,个人感觉还不是特别好用,例如使用手机互联时,连接的手机是不能退出当前画面的,也就是说手机完全干不了别的,只能开着这个App放着。功能方面也特别少,现在还仅剩导航功能了,如果它想当个低配版的CarPlay的话,感觉能力方面还担当不起。另外稳定性方面我也没机会体验到,不过从应用市场下载页面的用户反馈来看,大家对这个App确实不是很满意,因此,还是期待CarPlay吧。说到CarPlay,最激动的来了,美国市场的2019款凯美瑞正式支持CarPlay,希望国产车型能够尽快跟上,让大家开心下,等得舒服点。
虽然整套多媒体系统不够刺激眼球,但对于一个要“过日子”的伙伴,稳定同样很重要,我觉得这是凯美瑞的优势,这套系统目前为止都没有死过机,而且反应一直都挺好,够快。
■ 神秘的后遮阳帘开关
■ 多媒体系统身世揭秘
● 油耗记录:
还是没有悬念的项目,六千多公里下来总共跑了8箱油,成绩一直稳定,已经没有什么能让大家惊喜的可聊了,下次还是聊天气好了。不过过两周它的强劲对手,雅阁混动将会跑来和它当面PK,我想应该有不少人都特别关心油耗对比这一项,大家记得留意我们的对比测试文章。
● 小结:
凯美瑞的多媒体系统最大特点是简单好用,而且用下来还挺稳定的,当然我也希望它能玩出更多花样,如果国产车型可以尽快支持CarPlay的话那就太让人兴奋了。话说回来,在这方面玩噱头最厉害的应该是中国品牌车型了,这几年抢足了眼球。今天的体验没有多少热闹可以看到,但实用性方面却是到位了。下期我们来看点更实用的,聊聊空间。(图/文/摄影 汽车之家 王子平)
更多空间方面的细节
[汽车之家 长期测试] 作为一款算是“爆款”的车型,凯美瑞方方面面的表现大家应该都比较了解,我们网站关于它的各种评测也非常详细,如果长测还是继续无聊地再全面介绍这台车的情况,那就变成洗脑了。今天我们从大家很少关注的细节部分开始聊起,就算是常规的空间表现也有一些“特别个性”。另外还要和大家“环游世界”探望它各地的兄弟,这应该够新奇有趣了吧。
■ 空间表现
终于要聊到空间了,不过详细的空间体验大家在之前的各种评测文章里随便都能找到,今天就结合长期使用和大家分享一些细节,如果对凯美瑞储物空间没什么印象的话可以先大概过一遍(传送门)。
总的来说,凯美瑞的储物空间实用性表现足够到位。作为一款中型车,车内储物空间设计比较规矩,没有太多妙想天开的地方,更多还是考虑用起来的方便和顺手,所以就算是第一次坐上来,放个手机或者水瓶动作很自然就完成了,没有不适应的感觉。储物空间设计这样的“性格”才符合它的定位。中控台底部的储物格算是最“有趣”的地方了,拉开挡板,里边还有一个挺深的空间,这里放个钱包挺好,足够隐蔽,保证安全。
前后门板的杯架设计非常倾斜,因此这里只能放有盖的瓶子,纸杯饮料放进去的话那杯架就会给你的饮料自动降杯,因为肯定会洒出来一大半,上代车型这里是设计成笔直的空间,实用性自然完美。
乘坐空间方面,这台车在我手上,后排几乎没有什么机会用上过,但从论坛车主以及我们之前的对比文章来看,凯美瑞后排的空间表现没有太多可吐槽的,腿部空间充足,坐垫长度合适,而且这台顶配后排座椅还能调节靠背角度,不仅豪华感很突出,坐起来也是想多放松有多放松。
换代之后的凯美瑞重心更低了,这在前排坐姿上体现得挺直观,TNGA架构让丰田的车型变得更加年轻有活力了,天生就有了扎实的运动基本功。这台顶配另外一个非常“宠人”的配置就是电动方向盘和座椅,还带记忆功能,相同定位的中型车很少有“玩这么大的”,自然挺能讨好人。
座椅本身并不算特别柔软,不是那种陷进沙发的感觉,支撑比较坚挺,包裹性也到位,不过坐长时间稍微有点累,特别是腰这一块,感觉太过紧迫了。
上代凯美瑞混动车型的后备厢有点“残缺”,因为电池组的布置牺牲了后备厢的空间。换代之后的凯美瑞混动车型,打开后备厢又是一个不小的惊喜,它和燃油版车型一样,空间没有缩水,而且后备厢本身也挺实用的,表现能让大家满意。
新一代车型的电池布置在座椅底部了,整个电池组的容量和外形体积并没有变化,布置在座椅底部算是个比较巧妙的设计,起码肉眼能看到的空间没有被侵占,不过油箱就比上代车型少了很多,上代车型油箱容积可是有65升,现在只有50升。
后排座椅一侧下方有混合动力电池的进气通风口,用于冷却电池,这个隐蔽的设计大家也不要忽视,这里不能被堵塞,否则电池可能会过热,因此大家就别在这里使用那种全包式的脚垫了。另外我发觉这个散热风扇工作时声音有点大,虽然它设计得比较隐蔽,但却经常高调地引起大家注意。
■ 电池配置
换代之后的凯美瑞混动继续使用镍氢电池,在上代车型的那么多年里尽忠职守,展现出足够成熟的表现,而且也好控制成本。不过部分海外车型在电池配置上会有点不同,日本市场全系车型均采用锂离子电池,美版凯美瑞混动提供3款车型,低配采用锂离子电池,另外两款定位更高的车型则采用镍氢电池。至于其它上市了新一代凯美瑞混动的市场,例如东南亚以及台湾地区,全部都只有镍氢电池版本车型提供。
看看各地的凯美瑞有什么特别
■ 电池政策
提到电池,就不能不说保修政策,国产的换代凯美瑞上市后,厂家同步推出了针对混动车型的电池无忧计划,在镍氢蓄电池组享8年或20万公里免费维护政策之外,还能享受镍氢蓄电池组“不限年限,不限里程”的无忧保障。目前来看,该活动将在今年年底(2018年12月31日)结束,大家可以关注下。这绝对是个有杀伤力的大招,毕竟不管是对手,还是其它市场的凯美瑞混动,都没有拿出这么干脆的“赠品”,吸引力自然很大。
和锂电池相比,镍氢电池的完整循环充放电次数不及锂电池,一般来说寿命自然拼不过它。虽然凯美瑞混动上面的电池控制系统已经被设计得尽可能聪明地去减少电池的损耗,让电池寿命更长,不过说到底,最能让大家对电池寿命有信心的“改进”还是像厂家现在这样推出终身的保障政策,放出一辈子的承诺确实能打动人死心塌地,不再有担心。
■ 看看各地的凯美瑞都有什么特别
刚才提到,日版和美版凯美瑞混动在电池方面和国产车型有些不同,另外上期也提到了美国市场的凯美瑞,动作非常快地在19款车型上加入了CarPlay。海外市场的车型还有哪些特别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 香港市场车型
之前的香港游记,我们开了一台新一代的凯美瑞,虽然看上去还是这个年轻活力的形象,甚至细心的网友一眼看出这台车比国产车型还多了一个大灯清洗,但其实它的内在还比较“守旧”,因为它继续沿用上代车型的动力配置,没有换上新发动机和变速箱,而且也少了很多亮点十足的科技安全配置。这应该让不少消费者感觉崩溃,看了好多上市了新一代凯美瑞的市场,还有不少都是只提供这款用老动力配置的车型,例如马来西亚以及一些东欧市场。另外,台湾地区和澳大利亚市场的低配车型也是用的这一款,不过中高配及混动车型还是用上了新的动力配置。对于像香港市场这样只有一款车型选择的情况,感觉消费者确实很难服气。
■ 台湾市场车型
■ 澳大利亚市场车型
■ 泰国市场车型
有不少地方的新一代凯美瑞才刚刚上市不久,例如像东南亚的泰国和马来西亚以及台湾地区,国产车型已经上市快一年了,所以厂家对内地市场的重视程度还是相当高的,这也体现在配置方面,它和海外车型相比没有半点“偷懒”,而且像科技安全配置和抬头显示等这些有个性的“武器”都很大方地配置在全系大部分车型上面。另外还有自动远光灯这个配置,国产车型上面也是大部分车型都有配备,给人印象确实挺有诚意,其它市场可是基本没有出手这么给力的。不过也有些细节上的配置被“抛弃”了,例如刚才提到的大灯清洗,还有自动雨刷功能,虽然不是一些大家重点关注的配置,但如果能加上的话自然会让人更满意。
■ 后排安全带报警好评
● 油耗记录:
最近长测车拿去和一个一点都不神秘的对手PK,因此油耗记录有点乱,不过大家更关心的应该是这场比试的结果,我们很快就会给大家呈上,现在先耐心等待下。
● 小结:
今天的内容比较零散,但起码算是来了场“云旅行”,把凯美瑞各地的兄弟都了解了一下,下期我们好好体验下它的科技安全配置,记得继续留意内容更新。(图/文/摄影 汽车之家 王子平)
TNGA的魔力
[汽车之家 长期测试] 长测已经来到第7期,真没想到这么快就接近收官了,感觉想要聊的还有不少,下期趁着最后一期争取把半年来更多相处的点滴都好好拿出来分享。最近丰田的动作非常大,广州车展丰田展台可是被围得水泄不通,因为厂家一口气推出3款抢眼新车,亚洲龙以及全新的卡罗拉和雷凌。3款新车都是诞生自TNGA架构,TNGA这几个字母实在太红了,它到底都有哪些招数,让丰田的新车变得越来越年轻,今天我们简单聊聊。
● TNGA的魔力
凯美瑞是TNGA架构车型国产的第一击,所以TNGA的绝招都能很明显地在凯美瑞上面看得到。另外,凯美瑞还是基于TNGA架构的GA-K平台的首款车型,同平台的亚洲龙和雷克萨斯ES都跟在它后面才出来。所以,对于凯美瑞来说,这可以说是一个从零开始的开发。于是,我们看到了全身满满都是惊喜的凯美瑞。
TNGA架构的车型都很注重低重心,为了更年轻更有冲击力的外形,更是为了更紧凑直接的操控味道。和上代车型相比,凯美瑞车头发动机盖的高度降低了40mm,车内前排驾驶员的坐姿也变更低了。
后备厢门的开合组件上采用了丰田品牌初次应用的线圈弹簧和单向阻尼。一般没有配置电动开关的常规后备厢门解锁后也只能半开,门不会浮起,需要用手抬。但凯美瑞却能“装”出像有电动后备厢的开启效果,这个小心思非常讨喜。
另外还有全新的TNGA动力总成,这个武器绝对能让人心动,全新的动力总成干活利索多了,从设计开始就有着非常新潮的思路,外形上重视轻量化和小型化,还要尽可能地提高效率。所以新发动机就刷新了热效率世界纪录,混动车型达到了41%。THS-II混动系统的两个电机,从之前的同轴布置变成异轴布置,整个系统的结构能够变得更加紧凑。
■ 预示着一场大战的车展
上周都在忙着报道广州车展,虽然在这个热闹的“宴会”里,最吸引眼球的主角还是那些首发新车,但凯美瑞仍然有着不低的地位,看看广汽丰田的展台就知道了。
车展上亚洲龙真的太火了,如果定价有杀伤力的话,凯美瑞的关注度也会被抢走不少。
更多细节微体验
● 科技安全配置
接下来聊聊科技安全配置,新一代凯美瑞在这方面还是挺“卖力”的,全系车型,除了两款入门的2.0L之外,其它都配置有预碰撞安全系统、自适应巡航、车道偏离和自动远光灯,都是能帮上不少忙的“得力助手”,对消费者吸引力相当大。
我们之前已经对凯美瑞上面的预碰撞安全系统进行过详细体验(传送门),效果还能接受,其实像预预碰撞安全预警这样的配置,开始出现在越来越多车型上面了,想要保持吸引力,在“实战”中要拿出更强大的真本事。
作为顶配独有的配置,全景影像拼接还比较协调,不过之前文章也提到了,还是会有部分角落会显示不到,另外画面细腻度也可以再高一点,现在看着感觉还是有些粗糙。
■ 配置表上看不到的落后
上周我的同事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对比选题,用顶配的凯美瑞,就是我们长测车的这一款,对比雷克萨斯ES的入门车型(传送门),要知道这两个看似身份悬殊的对手,顶配凯美瑞的价格甚至还要高出800元。当然了,对比结果没有什么惊喜,简单来说就是凯美瑞配置更丰富,ES豪华气质更细腻和突出。
不过之前我也对一台最低配的雷克萨斯ES做过实拍详解,加上另一个主角是朝夕相处的长测车。仔细看的话,最低配的雷克萨斯ES有些细节配置反而赢了,但这从配置表上却不太容易看出来,例如两车都有无钥匙进入这个配置,但凯美瑞无钥匙进入开关仅有主驾车门上装备,最低配的雷克萨斯ES四门都有开关。另外凯美瑞的车头和车尾雷达只有2颗,但ES却有4颗。这些细节看上去,ES给人感觉都会更舒服一点,凯美瑞还是有些“计较”。在豪华气派方面,雷克萨斯确实表现得更有经验一些。
■ 引起极度舒适的车身颜色
■ 定速巡航开启“秘籍”
■ 再一次吐槽无钥匙进入开关
还是关于门把手上的无钥匙进入开关,虽然在长测文章里第三次吐槽有点太啰嗦,但上期看了下其它市场的凯美瑞,发现它们基本都能提供前排双侧车门的无钥匙进入开关,偏偏来到国产车型上面就消失了,只剩下主驾车门一边有,这实在让人有些不爽。
■ 穷追不舍的宿敌
前段时间去广汽本田4S店拍车,看到店里雅阁混动的宣传资料,上面“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对手一看就是凯美瑞混动。雅阁混动对凯美瑞混动的动力和配置方面简直就是追着打,不过凯美瑞混动可没有那么不堪一击,例如纯电驱动的最高速度并不是这里写的70km/h,现在的凯美瑞早就突破这个成绩,110km/h时速也能实现纯电驱动。另外像全景影像系统等配置,凯美瑞上面也是有的。凯美瑞在这次对比被“潜规则”了,想看它们真正的肉搏,那就要留意我们下周的对比测试文章。
● 油耗记录:
里程快突破10000公里了,5.7升/百公里的平均油耗应该是稳定下来了,这个成绩对于一台中型车来说自然非常抢眼,在颜值配置上面,或许很多人会被对手吸引过去,但说到油耗,这台凯美瑞混动完全不可能会被大家忽视。
● 小结:
7期长测下来,和大家分享的基本都是一些细节上面的感受,主要是因为我们对凯美瑞已经做过各种详细的体验和测试了,加上凯美瑞作为一款关注度这么高的车型,大家对它的配置都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不过从用车上的这些小体验来看,凯美瑞一直在给我新鲜感,还有各种加分的细致设计。下期是最后一期更新了,这期的重头戏将是首次保养,长测才能看到的特别环节大家可别错过。(图/文/摄影 汽车之家 王子平)
1万公里保养
[汽车之家 长期测试] 长测终于来到最后一期,一眨眼这台凯美瑞混动已经陪伴在我身边快半年了,尽管一开始就知道这是一台实力均衡全面的中型车,不过它还是一天天地在相处过程中给我新的好感。来到该总结打分的时候了,今天就主要聊聊那些成功抢分的细节和配置表现。另外今天还会和大家分享1万公里保养过程。
这台车在我手上已经开了超过1万公里,终于可以正式做一次保养了。为了达到这个里程数目标,最近一段时间可是巴不得上厕所都跑个几十公里外的。其实对于很多车主来说,半年要跑1万公里并不难,我主要是因为工作原因,经常需要出差以及测试各种试驾车,所以更亲的“伙伴”却反而经常被冷落。
里程超过1万公里之后,我就用广汽丰田官方出品的丰云行App预约4S店保养,这个App确实挺好用的,简单填写资料绑定信息后,每次的保养维修纪录都能在App里查看到,对于车主来说,是个很贴心的功能。提早预约可以大大节省保养时间,毕竟离我家比较近的4S店,很多时候路过都能看到门口排了一堆等着进店保养或者维修的车,要是不预约的话,分分钟从早到晚耗上个一整天。
按照约定时间来到4S店,售后顾问很快出来接车,然后就是确认外观等细节情况,交接后这台长测车就被开进车间了。1万公里保养要做的项目其实在说明书里已经写得很详细了,主要是更换机油。上次5000公里按规定到4S店,其实只是做个简单的检查,所以这次才算是第一次正式的保养,自然也是免费的。
另外,之前有不少凯美瑞混动车主都遇到门把手失灵的情况,后来厂家承诺更换新的门把手,看论坛很多车主都收到厂家发出的信件,提醒他们到4S店免费更换新的门把手。这次来保养,售后顾问查询后确认我们的长测车也需要更换门把手,所以除了常规的保养之外,还有更换门把手这项意外的“大保健”。
根据说明书上的保养建议,1万公里并不需要更换空气滤清器滤芯和空调滤清器滤芯。空调滤清器滤芯的拆装其实挺简单,说明书上有清晰的指引,平时也可以自己动手顺便检查下使用情况。这次保养拆出来看了下还不算太脏,因此确实也没有更换的必要。另外凯美瑞大部分车型都有配置空气净化器,它的滤清器相对来说会比较容易脏,因此基本上每一次保养都要看看这里。
保养过程其实还挺快的,不到45分钟就能搞定。没有想到的是,接下来换门把手居然也挺快的,这么多的凯美瑞门把手换下来,维修工看来已经相当熟练了。这台长测车开进工位1小时左右就做完了这些项目,再出去洗个车就能交车了,过程非常顺利。另外在保养过程中,通过丰云行App可以实时看到项目进度,功能上玩得相当炫酷潮流,当然照顾也很到位,可以说是保养神器。
长测总结
● 长测总结
凯美瑞上市已经有一年多了,相信大家对它在设计方面都有着比较深的印象,换代之后的凯美瑞造型其实还挺能吸引眼球的,因为它的设计很有冲击力,给人感觉不会无聊。
凯美瑞在配置上有些独特的个性,例如HUD抬头显示功能在它上面相当常见,简直就是强力推介,因为全系9款车型,除了入门的两款,其它车型都有配置HUD抬头显示功能。对手可没有玩得那么“卖力”,基本上只有在顶配上才会出现。这个功能听上去其实吸引力不大,毕竟实用性比较难凸显,但其实用习惯了以后确实给人感觉挺舒服的,时速显示清晰直观,不用老低头瞄仪表盘。同样有个性的配置还有自动远光灯,在凯美瑞车型当中“出勤率”比较高,在同级别对手当中这配置并没有那么“火”。
另外一个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就是胎压监测功能,确实能帮上不少忙,一旦扎钉漏气了,能及时发现情况,更快找出漏气轮胎。不过这个配置只有在顶配上面才有,往下一档车型只有胎压报警,无法实时查看轮胎气压情况。不过两档车型的价格差别并不小,大部分消费者应该都挺纠结的,希望以后的改款车型能给次顶配也加上胎压显示。
虽然我所在的广州是个入冬困难的城市,但这里却有一周经历四季的神奇魔力,猝不及防的冷空气已经让人受不了。在这种天气下,大家应该都会特别“沉迷”座椅加热,因为一上车就要用身体和冰冷的车厢“肉搏”对抗,这酸爽想想都要发抖。座椅加热能让这场战斗早早结束,凯美瑞混动的加热效果还不错。
另外还有像电动方向盘等豪华舒适性的配置,买顶配当初或许要使劲咬咬牙才能出的了手,但慢慢地它们的细心表现开始让人舒服起来,起码在豪华感方面足够对得起身价,不至于让人后悔。
多媒体系统我觉得是一大短板,给人感觉有点无聊,不管是功能还是画面设计都缺少吸引力,这里还要来点好玩的才能跟上潮流。希望改款车型能跟进美国市场,至少加上个CarPlay。
其它像空间等方面,结合我的使用情况,凯美瑞自然能够轻松拿下高分,毕竟半年下来长测车的后排基本是清空的。不过总的来说,凯美瑞在空间表现方面并没有太明显的短板,照顾一家老小它也不吃力。同事张可就是上一代凯美瑞混动车主,经常带娃的他对空间要求会高一些,但它的凯美瑞混动也能很好搞定。
我们的长测车是混动车型,其实凯美瑞全系一共有9款车型,总共有3种动力配置。混动虽然价格最高,但我觉得它开起来确实最能讨好人。动力输出质感顺滑,提速表现相当灵敏直接,舒服的性格非常突出。前段时间也简单开了下2.5L车型,配置上其实同样很有诚意,采用全新的动力系统。不过和混动车型相比,2.5L车型的出招还差点“精神”,感觉就是发动机和变速箱这对全新的组合,它们之间配合还不够默契,动力衔接自然没有混动车型那么顺滑,或许之后的改款车型,2.5L车型在这方面会有更惊喜的表现。
对了,目前的2.0L车型在动力总成方面有点“无聊”,这套组合虽然不算特别老,但和2.5L车型的全新TNGA动力搭档相比,还是缺少些亮点。不过,2.0L车型很快就会有大动作(传送门),之后它也会换上新的TNGA动力组合,今年已经在C-HR上和大家见面,新款车型如果价格维持不变的话,竞争力一下子能提升不少,值得期待下。
之前和大家介绍的凯美瑞混动电池保修政策,这也是一个“大杀器”,消费者应该挺看重的。按照目前的条款来看,这项“福利”应该是快没有了。不过我觉得这个级别市场目前的竞争毕竟相当激烈,对手们可是步步紧逼,凯美瑞混动很难淡定到把这么有杀伤力的武器给亲自废掉,所以我感觉这项政策明年应该还会继续保留。
■ 油耗总结:
半年长测下来,最让我高兴的就是这出色的油耗表现,当然了,我的成绩其实已经有点“拖后腿”了,不少车主都能开到5L/100km左右,一箱油分分钟能刷出个900公里出来。这个油耗数据就是凯美瑞混动最抢眼的实力,同级别那些非混动车型的对手在油耗方面根本高调不起来。
● 总结:
半年时间过得还挺快,和这位伙伴建立了挺深的感情。虽然外观比较抢眼,但整体来看,它的性格不算火热,和它相处很少会激动起来。但是它给人感觉却很“知心”,就像是个默默支持还要随传随到的忠实死党。它的贴心或许表现得并不是那么高调,但其实同样很有杀伤力,这么一个“老铁”确实相当让人难忘。
不过这半年时间里,像换代雅阁混动这样来势汹汹的对手的及时杀到,让凯美瑞混动感受到不小的压力。所以接下来,凯美瑞混动应该还会拿出更多好看的回应对手。凯美瑞混动的长测就到这里了,接下来大家可以通过我们网站的新车资讯和试驾等内容,继续关注凯美瑞的精彩好戏。最后希望对这款车感兴趣的大家能在长测文章里收获点“干货”,长测车节目之后还有更多有趣或者爆款的角色加入,换个片场咱们下次再见。(图/文/摄影 汽车之家 王子平)
长测车详细参数配置
车型图片 | ![]() |
基本参数 | 凯美瑞 2018款 2.5HQ 旗舰版 |
厂商指导价 | 27.98万 |
全国4S最低价 | |
厂商 | 广汽丰田 |
级别 | 中型车 |
能源类型 | 油电混合 |
上市时间 | 2017.11 |
工信部纯电续驶里程(km) | - |
最大功率(kW) | 160 |
最大扭矩(N·m) | - |
发动机 | 2.5L 178马力 L4 |
变速箱 | E-CVT无级变速 |
长*宽*高(mm) | 4885*1840*1455 |
车身结构 | 4门5座三厢车 |
最高车速(km/h) | 180 |
官方0-100km/h加速(s) | - |
实测0-100km/h加速(s) | 8.44 |
实测100-0km/h制动(m) | 40.22 |
工信部综合油耗(L/100km) | 4.1 |
实测油耗(L/100km) | 5.1 |
整车质保 | 三年或10万公里 |
车身 | 凯美瑞 2018款 2.5HQ 旗舰版 |
长度(mm) | 4885 |
宽度(mm) | 1840 |
高度(mm) | 1455 |
轴距(mm) | 2825 |
前轮距(mm) | 1575 |
后轮距(mm) | 1585 |
最小离地间隙(mm) | - |
车身结构 | 三厢车 |
车门数(个) | 4 |
座位数(个) | 5 |
油箱容积(L) | 50 |
行李厢容积(L) | - |
整备质量(kg) | 1690 |
发动机 | 凯美瑞 2018款 2.5HQ 旗舰版 |
发动机型号 | A25B |
排量(mL) | 2487 |
排量(L) | 2.5 |
进气形式 | 自然吸气 |
气缸排列形式 | L |
气缸数(个) | 4 |
每缸气门数(个) | 4 |
压缩比 | 14 |
配气机构 | DOHC |
缸径(mm) | 87.5 |
行程(mm) | 103.4 |
最大马力(Ps) | 178 |
最大功率(kW) | 131 |
最大功率转速(rpm) | 5700 |
最大扭矩(N·m) | 221 |
最大扭矩转速(rpm) | 3600-5200 |
发动机特有技术 | VVT-iE |
燃料形式 | 油电混合 |
燃油标号 | 92号 |
供油方式 | 混合喷射 |
缸盖材料 | 铝合金 |
缸体材料 | 铝合金 |
环保标准 | 国V |
电动机 | 凯美瑞 2018款 2.5HQ 旗舰版 |
电机类型 | 永磁 / 同步 |
电动机总功率(kW) | 88 |
电动机总扭矩(N·m) | 202 |
前电动机最大功率(kW) | 88 |
前电动机最大扭矩(N·m) | 202 |
后电动机最大功率(kW) | - |
后电动机最大扭矩(N·m) | - |
系统综合功率(kW) | 160 |
系统综合扭矩(N·m) | - |
电池类型 | 镍氢电池 |
工信部续航里程(km) | - |
电池容量(kWh) | - |
百公里耗电量(kWh/100km) | - |
电池组质保 | 8年或20万公里 |
快充电量(%) | - |
变速箱 | 凯美瑞 2018款 2.5HQ 旗舰版 |
挡位个数 | 无级变速 |
变速箱类型 | 电子无级变速箱(E-CVT) |
简称 | E-CVT无级变速 |
底盘转向 | 凯美瑞 2018款 2.5HQ 旗舰版 |
驱动方式 | 前置前驱 |
前悬架类型 | 麦弗逊式独立悬架 |
后悬架类型 | E型多连杆式独立悬架 |
助力类型 | 电动助力 |
车体结构 | 承载式 |
车轮制动 | 凯美瑞 2018款 2.5HQ 旗舰版 |
前制动器类型 | 通风盘式 |
后制动器类型 | 盘式 |
驻车制动类型 | 电子驻车 |
前轮胎规格 | 235/45 R18 |
后轮胎规格 | 235/45 R18 |
备胎规格 | 非全尺寸 |
内部配置 | 凯美瑞 2018款 2.5HQ 旗舰版 |
皮质方向盘 | ● |
方向盘调节 | 上下+前后调节 |
方向盘电动调节 | ● |
多功能方向盘 | ● |
方向盘换挡 | - |
方向盘加热 | - |
方向盘记忆 | ● |
行车电脑显示屏 | ● |
全液晶仪表盘 | - |
HUD抬头数字显示 | ● |
内置行车记录仪 | - |
主动降噪 | - |
手机无线充电 | - |
座椅配置 | 凯美瑞 2018款 2.5HQ 旗舰版 |
座椅材质 | 仿皮+真皮 |
运动风格座椅 | - |
座椅高低调节 | ● |
腰部支撑调节 | ● |
肩部支撑调节 | - |
主/副驾驶座电动调节 | 主● / 副● |
第二排靠背角度调节 | ● |
第二排座椅移动 | - |
后排座椅电动调节 | ● |
副驾驶位后排可调节按钮 | ● |
电动座椅记忆 | ● |
前/后排座椅加热 | 前● / 后- |
前/后排座椅通风 | 前● / 后- |
前/后排座椅按摩 | - |
第二排独立座椅 | - |
第三排座椅 | - |
后排座椅放倒方式 | - |
前/后中央扶手 | 前● / 后● |
后排杯架 | ● |
可加热/制冷杯架 | - |
多媒体配置 | 凯美瑞 2018款 2.5HQ 旗舰版 |
GPS导航系统 | ● |
道路救援呼叫 | ● |
中控台彩色大屏 | ● |
中控台彩色大屏尺寸 | 8英寸 |
中控液晶屏分屏显示 | - |
蓝牙/车载电话 | ● |
手机互联/映射 | ● |
车联网 | - |
车载电视 | - |
后排液晶屏 | - |
220V/230V电源 | - |
外接音源接口 | USB+AUX |
CD/DVD | 单碟CD |
扬声器品牌 | JBL |
扬声器数量 | 8-9喇叭 |
灯光配置 | 凯美瑞 2018款 2.5HQ 旗舰版 |
近光灯 | LED |
远光灯 | LED |
LED日间行车灯 | ● |
自适应远近光 | ● |
自动头灯 | ● |
转向辅助灯 | - |
转向头灯 | - |
前雾灯 | ● |
大灯高度可调 | ● |
大灯清洗装置 | - |
车内氛围灯 | - |
玻璃/后视镜 | 凯美瑞 2018款 2.5HQ 旗舰版 |
前/后电动车窗 | 前● / 后● |
车窗一键升降 | 全车 |
车窗防夹手功能 | ● |
防紫外线/隔热玻璃 | ● |
后视镜电动调节 | ● |
后视镜加热 | ● |
内/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 | 内● / 外- |
流媒体车内后视镜 | - |
后视镜电动折叠 | ● |
后视镜记忆 | ● |
后风挡遮阳帘 | ● |
后排侧遮阳帘 | ● |
后排侧隐私玻璃 | - |
遮阳板化妆镜 | ● |
后雨刷 | - |
感应雨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