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练习前的准备
培训过程中我使用的是上一站比赛中另一个媒体组老师的赛车,原以为坐进去就可以直接开走完事,谁知道还需要复杂的调整步骤。原来技师要帮助我们找到最理想的坐姿,这对于本来就很狭窄的方程式赛车座舱至关重要。在赛道中,赛车可以很容易接近2G的横向加速,能让身体有良好的支撑,并且不让任何外来因素干扰操作是提高成绩、保障安全的必备因素。调整的内容包括踏板前后位置、单个踏板的高度、安全带的合适长度等等。另外在正式比赛中,车手需要用特殊的材料浇筑一个属于自己的座位,就是用专用的类似快速凝固泡棉的东西填充身体和赛车之间的空隙,让身体和赛车车身的动态保持一致,提供给车手更丰富的信息和最完美的侧向支撑。
房车赛车手大多用臀部对赛车的姿态进行感知,而据说方程式车手更多的是依赖后背,这也就对座椅的包裹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过很可惜在本次练习中我暂时无法体会这种感觉,因为现有的车手座椅都和我尺寸不太一样(好吧是我太胖了),不得已只能用一个特别宽大的通用座椅垫代替。这下能顺利坐进去了,但背部支撑和腰部两侧支撑几乎为零。好在我是第一次接触方程式赛车,想必还无暇顾及这些过于丰富的信息,本次培训也以熟悉车辆为主,那么就暂且这样吧。
第一次坐进方程式赛车的座舱,心中按耐不住的兴奋。当为了调整位置,我跟随技师指令试着左右打方向的时候,心脏甚至按耐不住在狂跳。由于前轴总载荷仅为200多公斤,没有转向助力、转向比大约只有3:1的方向盘还是可以轻松打动。这种手感比许多卡丁车甚至更轻松,并没有之前预计的沉重感。这种平易近人的操作感让我一下子信心倍增,对驾驭这个小怪物有了那么一丝丝的信心。
调整好以后的座椅角度必须用舒适来形容。感觉特别像半躺着窝在沙发里,脚再伸进睡袋的感觉,整个身体的最低点大约是尾骨的位置,后背躺倒的角度也比房车要大不少。结果是整个狭窄的空间反而给了人很不错的包裹感觉,全身放松就能找到很舒服的姿势……喂喂,开始之前我能就先不出来了吗?
那当然是不行的,因为马上要开始讲课了。我们的教官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车手,在南方车圈知名度很高的何伟航,人称“光头佬”。我曾有幸在成都赛车场的新南房车赛现场见过他,驾驶一辆自己改装的三菱EVO赛车,武装到了牙齿。何老师本人也在参加本赛季的方程式比赛,积累了不少经验,教授我们这些新手菜鸟可谓是绰绰有余。
何老师首先给我们讲解了CFGP赛车的特点和驾驶技巧,尤其是对于第一次接触序列式变速箱的我们讲解操作的具体流程和注意事项。序列式变速箱由于采用独特的直牙式啮合机构,换挡时不需要离合器,只要短暂放开油门,同时向后快速、短促地拉动拨杆就能迅速升入下一个挡位并继续加速前进。由于没有离合器的介入,整个换挡过程非常短,可以说是现有传动系统各种换挡速度最快的。直牙序列式变速箱也是目前各种专业赛车普遍使用的变速箱类型,在之前无数次观摩和看图说话后,终于要亲自试一下序列变速箱的感觉了。
驾驭序列式变速箱没有那么简单,尤其是眼前这个没有电控辅助的型号,如果在换挡过程中动作不平顺、或太蛮干的话,是有可能损坏变速箱的。同时为了防止在赛道驾驶时顾此失彼,车队技师首先带着我们在Pit房将赛车的后轮架空,在车辆发动的状态下尝试用序列式变速箱实际进行换挡操作。由于没有车辆运动惯性的影响,油门和变速杆的反馈都有些奇怪,但总算提前先预演了一下换挡操作,对正确的动作有了一些肌肉记忆。
我能说在赛车发动的瞬间再次出现了一些小激动吗。第一次坐在方程式赛车的座舱里,听着发动机启动的一声轰鸣仿佛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但我很快冷静下来,毕竟此次的主要任务是以车手的角度亲身体验方程式赛车,并写出来给大家分享,而真正加入到方程式阵营这种天方夜谭,那就真的是天方夜谭而已吧。话题有点远了,继续说练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