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生产基地建设
◆ 花都工厂
东风日产花都工厂最初是京安云豹汽车厂,风神汽车时代,京安云豹代工生产风神蓝鸟轿车,后来风神收购了京安云豹,花都工厂成为风神汽车的生产基地。东风日产成立后展开了新工厂的建设,云豹时代的老厂房位置现在变为了成品库。
2004年5月,15万辆产能花都新工厂(现花都一工厂)竣工投产,此后大大小小的改造及产能提升从没有断过,现年产能36万台。2009年7月,东风日产正式宣布在花都扩建新工厂(花都二工厂)。2010年5月奠基,2011年12月竣工投产,年产能24万辆。
东风日产花都一工厂和二工厂,是东风日产的中级车和入门级车生产基地,轩逸、骐达、新阳光、骊威、玛驰等车型均在此生产。花都工厂年生产能力60万辆,后续年产能将增至67万辆。
相关阅读:探访东风日产花都工厂
◆ 襄阳工厂
东风日产襄阳工厂,其前身为东风汽车装配试制厂,是神龙富康轿车生产的先导工程所在地。该工厂1990年12月动工,1992年9月生产出第1辆富康轿车。从1995年起生产两款轻型客车,工厂一度更名为东风襄樊轻型客车厂。
2000年上半年,受风神汽车委托,襄樊工厂开始代工生产风神蓝鸟轿车。东风日产成立后,2003年4月开始进行新工厂的改造、建设,年产能10万辆。2004年9月,东风日产天籁轿车在襄樊新工厂下线。2008年6月,东风日产新一代天籁也在襄樊工厂正式投产。
目前襄阳工厂主要生产东风日产的高端车型楼兰、天籁,年产能20万辆。随着日产高端品牌英菲尼迪国产化项目正式启动,生产基地落户襄阳。通过产能改造,到2014年,襄阳工厂产能将增至25万辆。
◆ 郑州工厂
2004年10月,东风完成了对郑州日产的收购,郑州成为日产轻型商用车与SUV生产基地,也是东风日产继花都工厂之后的第二大生产基地。郑州新工厂于2008年9月奠基,2010年9月,新工厂运营正式由东风日产接管,东风日产SUV车型奇骏、逍客移转到郑州新工厂生产。
郑州新工厂一期实现14万辆产能,2011年10月,郑州20万辆产能扩建完成。郑州工厂对东风日产花都工厂的产能形成了有力的补充,基地2015年将达到整车年产能45万辆以上。
◆ 大连工厂
大连整车项目于2012年6月奠基。一期项目计划于2014年建成投产,形成年产15万辆整车的规模,随着后期的二期建设,未来最终将在大连建成年产30万辆规模整车工厂,生产日产品牌乘用车。该项目建成后,东风日产将拥有花都、襄阳、郑州、大连四大生产基地。
◆ 发动机工厂
作为整车的心脏和动力来源,发动机技术是考量汽车制造企业技术先进性的最重要标志,而东风日产也把发动机项目作为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东风日产发动机花都工厂始建于2004年,2006年2月,第1台HR发动机下线。
2007年12月,第30万台发动机下线。2008年9月,第50万台发动机下线。2009年12月,第100万台发动机下线,同时VQ发动机投产,这标志着东风日产已经具备了生产国际上最先进发动机的能力。2011年6月15日,第200万台发动机下线。
2011年7月,东风日产在已有的48万台产能的发动机工厂基础上进行产能扩建,扩建后将形成100万台产能,这是东风日产在关键零部件产能建设上的重大举措之一。2011年10月,东风日产郑州60万台发动机工厂奠基。预计到2015年,东风日产发动机产能将达到160万台。
◆ 技术中心
东风日产技术中心是日产汽车公司继北美和欧洲之后,在日本本土外设立的第三个汽车研发中心。随着东风与日产合资合作,技术中心于2003年成立,2004年奠基,2006年正式启用。2007年,技术中心试车道竣工启用。
东风日产技术中心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2003年-2005年,主要从事复制日产车型、共同参与车型国产化工作。2005年-2007年,负责车型国产化及一些零部件开发。2007年-2010年,开始做改装车,并参与共同开发新车。2010年至今,有明确的自主开发目标及路径,基本具备了自主开发一款新车的能力。
4、销量里程碑
东风日产2003-2012年销量数据表 | |
年份 | 销量(辆) |
2003 | 65108 |
2004 | 60784 |
2005 | 157516 |
2006 | 203537 |
2007 | 271915 |
2008 | 350502 |
2009 | 518968 |
2010 | 660999 |
2011 | 808588 |
2012 | 772995 |
东风日产成立至今,一直保持着均衡、稳健、持续的发展态势。早在风神时代,蓝鸟从第1辆到第1万辆下线用了1年零3个月,从1万辆到2万辆汽车下线,仅用了4个半月时间。2002年10月16日,第5万辆蓝鸟轿车下线。风神时代结束后,东风日产翻看了新的篇章。
2003年8月22日,东风日产(阳光、蓝鸟)累计第10万辆轿车下线,并且成立当年销量就超过了6.5万辆。然而,由于中日股东间出现分歧,东风日产在2004年甚至一度停产。这次危机促使企业在2005年颁布了以合资企业利益为基本出发点的《东风日产行动纲领》。同年,东风日产仅用8个月时间,就实现了从20万辆到30万辆的跨越,且全年实现了159%的销售增长。
2007年1月18日,东风日产第50万辆轿车下线。2008年9月19日,东风日产第100万辆整车下线。东风日产仅用短短5年3个月时间就完成了产销100万辆,同时东风日产年销辆首次突破35万辆,在前10大乘用车企业中位居第6。
2009年-2011年,东风日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48.1%、27.4%和22.3%。更值得一提的是,2010年9月8日,东风日产第200万辆轿车下线,其完成第2个100万辆用了24个月,之后完成第3个100万辆用了13个月。2012年10月31日,东风日产达到400万辆产销规模,再次刷新行业最快纪录,而完成第4个100万辆,东风日产仅用了12个月。
结语:2013年6月16日,东风日产迎来了10周岁生日。这一天,东风日产第450万辆新车下线。这个成绩是过去10年的终点,同时也是新10年的起点。而新10年开端的首要任务,就是2013年年销量冲击百万。随着东风日产花都、襄阳、郑州、大连四大基地的全面投产,预计到2015年东风日产整车年产能将超过150万辆,发动机产能将达到160万台。(文/汽车之家 李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