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表现
第九代凯美瑞的车身尺寸相比上代车型变化不大,轴距相同,相比同级的雅阁来说并不占优势。从实测数据来看,前后排乘客的头部空间比较大,腿部空间也较为宽敞,不过由于精英版车型不带有腰部支撑,长时间驾驶时腰部承托性有所欠缺。后排座垫长度470毫米,座垫高度350毫米,可以给予乘客腿部较好的支撑。
凯美瑞同级别竞品尺寸对比 | ||||
车型 | 长(毫米) | 宽(毫米) | 高(毫米) | 轴距(毫米) |
凯美瑞 | 4915 | 1840 | 1450 | 2825 |
迈腾B8 | 4866 | 1832 | 1479 | 2871 |
雅阁 | 4980 | 1862 | 1449 | 2830 |
相关车型:凯美瑞 2024款 2.0GVP 豪华版
★ 乘坐空间表现
实测的凯美瑞乘坐空间表现中规中矩,身高180cm的体验者在前后排都可以获得比较合适的空间,基本能够满足普通家庭的用车需求。虽然燃油版本的凯美瑞在座垫厚度上比双擎版本的凯美瑞更厚一些,但在座垫软硬程度上却没有明显区别。
相关车型:凯美瑞 2021款 2.0G 豪华版
凯美瑞的空间在中型车中不算夸张,我们身高177cm的体验者在前后排都可以获得比较宽敞的空间,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只要家里不是人均两米身高的话,肯定是能够满足使用需求了。
●空间及储物
作为中型轿车,乘用空间和座椅舒适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于凯美瑞和亚洲龙,大家对他们的期待绝不止好看而已。
两款车的座椅在造型设计上基本一致。配置来看,亚洲龙2.0L、2.5L的汽油、2.5L混动车型的进取版车型匹配了织物座椅和手动座椅调节,其他车型均匹配了皮革座椅和主、副驾座椅电动调节。而凯美瑞只在2.0E和2.0S两款车型匹配了织物座椅和手动座椅调节,而在剩下的皮革座椅当中,锋尚版车型全部没有副驾电动座椅调节。
后排乘坐空间是两款车的区别所在。凯美瑞平直的车尾线条给乘坐者头部多出了两指的空间。而亚洲龙溜背的线条之下乘坐空间稍逊一筹。
顶配车型没有后排座椅加热,这再一次体现了两款车在整体配置级上的差异。毕竟两款顶配车相差了1万元的价格。差出方向盘加热、后排座椅加热等功能也属正常。
● 车内空间:与老款一致
『配图为2018款车型的乘坐空间展示』
既然只是一次小改款,那么车内空间自然是不会有变化的。若以中型车这个级别来衡量,这一代凯美瑞的乘坐空间属于中规中矩的水平,反正就是没优势也不会拖后腿。其实,即便拿上一代车型作为比较对象,它在乘坐空间方面的提升也并不显著。当然了,以它的乘坐空间水平来看,应对家庭使用没什么问题,说白了就是“宽敞”与“十分宽敞”之间的差别。
相关车型:凯美瑞 2018款 2.0S 锋尚版
在汽车之家AH-100评测体系中,车辆前排空间得分由前排腿部最大/最小空间、前排宽度和前排高度共同决定,其中最重要的指标就是前排腿部最大和最小空间。虽然天籁的头部空间略大于凯美瑞,但无论腿部最大还是最小空间,均小于凯美瑞,所以凯美瑞得分更高。
有些尴尬的是,我坐在车里,好像每辆车的空间都没之前想象中的大,不过只要标准统一,还是有些许参考意义的,至少能看出来谁大谁小。天籁的后排座椅虽然舒服,但低矮的车身使我的头发已经接触到车顶了,反观凯美瑞,无论腿部还是头部空间,它都表现得更好一点点。
后排空间方面,两车表现正好与前排表现相反,天籁的后排腿部标准空间(将前排腿部空间调至950mm时后排的腿部空间)这项最重要的指标大于凯美瑞,故在得分上扳回一城。
两台混动车的空间表现和自家的燃油版车型基本没有区别,实用性足够全能。因此空间部分我们简单回顾下,更丰富的内容大家还是可以回顾我们之前的三车对比文章(传送门)。接下来聊的空间部分更多还是突出这两台顶配周到细致的豪华感和舒适性亮点。
两台顶配在空间方面最抢眼的地方在后排,配置很丰富,舒适性和豪华感都照顾到了,看上去整个形象确实很“顶配”。具体配置方面,两车各有亮点,凯美瑞豪华感还是更突出一些,看后排扶手上那电磁炉一样的炫酷控制面板就知道了,功能很多,甚至还有座椅靠背角度电动调节和侧窗遮阳帘,可惜就是比雅阁混动差了个座椅加热功能。
相关车型:凯美瑞 2018款 2.5S 锋尚版
乘坐空间表现,身高176cm的体验者坐入凯美瑞的前排,头部空间约有3指余量,此时的后排,头部空间为4指,腿部则超过了两拳。此外该车的后排中间地板几乎是全平的,而且空调出风口也自然没有缺席。座椅材质方面,它采用的是织物面料,虽然看着没有皮革材质显档次,但舒适性还算比较令人满意,座垫的内部填充软硬适中,后排座垫的仰角设计也很合理,对乘客的腿部能起到不错的支撑。
空间方面,身高180cm的体验者将前排座椅调到最低后,离车顶还有3指的空间,而在后排头部空间仍有2指的余量,同时腿部离前排的距离超过两拳,整体空间表现较为宽敞。
凯美瑞座椅的舒适性排名第二,座椅虽然略显单薄,但填充物软硬适中,侧翼也有一定的包裹性,能很好的贴合身体,适合长途驾驶。空间部分,凯美瑞则是三车中最好的,前排头部为三指,后排腿部空间一拳有余,头部两指。值得一提的是,凯美瑞的后排中间位置是三车中最舒适的,地台的凸起很低,而且超级厚实的中央扶手也非常霸气。
凯美瑞在空间方面的表现一向是拿手项目,这辆混动版也不例外,乘坐空间与普通版没有变化,身高175cm的体验者调整好坐姿后,前排可以获得一拳的头部空间。
后排的乘坐空间应该是没有可提升的地方了,头部空间一拳,腿部空间超过两拳的成绩完全可以满足国内消费者挑剔的眼光了,优势最大地方还是平坦的中间脚部空间。
后排两个座椅靠背柔软细腻,最让对手汗颜的还是后排中央扶手上的各种按键,你可以仅靠它们就完成对座椅靠背角度的调节、对音响、空调的控制以及对后排遮阳帘的开闭。老板键深受后排乘客的喜爱,配合后排座椅靠背调节(最大为8°),老板们可以很顺利的找到一个舒服的睡姿,坐上去就不想动了,舒服地窝在后排显然是个更明智的选择,具体表现看图大家就明白了。
相关车型:凯美瑞 2012款 2.5V 至尊导航版
三款车后排中间的乘坐感受上,凯美瑞的表现是最好的,无论是头部空间还是脚下空间都让人满意。新天籁的头部空间表现不错,只是地板中间的凸起比较大,而且前后距离也要小于凯美瑞。雅阁的表现在三款中是最差的,不但头部空间小,地板中间的凸起比新天籁的还要高一些。
相关车型:凯美瑞 2012款 2.5V 至尊导航版
身高175cm的体验者坐在这三款车里时,将座椅调至最低的位置,由于新天籁和凯美瑞的天窗宽度更大一些,所以在头部空间的表现上略好于雅阁,都达到了一拳以上。后排空间方面,三款车差距非常小,头部空间都是四指,腿部空间都略大于两拳。
● 乘坐空间:相比老款变化不大
在轴距没有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乘坐空间自然也没有太大的变化。身高175cm的体验者坐入前排后,头顶刚好有一拳的余量。
后排乘客的空间确实没有什么加强,不过腿部两拳,头顶四指的表现也完全可以满足国内挑剔的用户了。最让人满意的还是平坦的后排地板,这可是很多要推出四驱版本的欧美车型所不能比拟的。
跟据官方的信息,凯美瑞前排座椅位置前移7mm,后排座椅位置后移8mm,后排腿部空间增加15mm。而通过简单体验,身高183cm的体验者坐在后排,有约一拳的头部空间,而腿部空间表现则大于两拳,达到了同级别车型的标准。
相关车型:凯美瑞 2006款 240V 导航版
● 后排坐椅调节是个“鸡肋”设备,前排坐椅性能一般
凯美瑞的前排坐椅可调范围不大,视线角度很高,坐椅的包裹性不太够,转弯中对身体横向支持很匮乏,不如锐志那个椅子舒服。尽管凯美瑞前排坐椅比较高,但是头部空间还算很充分,身高180cm的测试编辑的头部空间大概还有四个手指的距离。值得一提的是凯美瑞不佳的内饰做工延续到了坐椅调节按钮上,可以左右晃动的按键实在手感不足以支撑这20多万的价格。
通过右后座可调前座坐椅的这个功能,我们可以看出凯美瑞把自己的右后座定义成为了VIP坐椅,但是汽车之家认为凯美瑞是个人精英驾乘的车型,后座不存在VIP的说法,所以,这个调节前座的功能是个没用的设备,既然和定位不符合,不如去掉,把剩下来的成本用于内饰的改善,会不会更好?
凯美瑞的后排空间与配置都属于不是太充裕的那种,带有杯架的后座扶手箱功能不多。如果把凯美瑞定义成为一个商务车辆来说,那这个后座的空间与配置可以说没什么竞争力;但是我们一致认为凯美瑞是个人驾乘车辆,以这个定义来看,凯美瑞的后排空间和配置算是够用,只不过再次强调,那个后排可调前座真是不伦不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