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车系历史] 上篇文章中,我们与您一起回顾了前四代本田Accord的发展历程,崇尚以人为本的Accord前17年的发展可谓顺风顺水,很轻松的便成为了90年代的一款畅销车。不过世界上可不仅只有本田这一个品牌,面对丰田、日产、大众、通用、福特这些“洪水猛兽”,第五代雅阁将会何去何从?对于这一切的一切,似乎本田早在刚刚进入90年代时便早已胸有成竹了。
本田Accord车系历史回顾:
1993-1997年 第五代本田Accord
先别急,在讲述第五代本田Accord历史前,先让我们回头看看这近乎惨烈的90年代世界汽车市场,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日本泡沫经济破灭,而在此之前西方发达国家比日本更早的进入了经济衰退期,工厂停工、工人失业,曾经一座座钢铁帝国眼看就要土崩瓦解,同样身处逆境的世界汽车制造业则面临着需求不足的现实,换句话说,90年代的汽车制造业面临着洗牌重组的严峻局势。
也许真的是早有准备,从第五代Accord开始,本田开始将这个系列车型拆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版本,分别投放欧洲市场与北美/日本市场。此外,为了更好的融入各国市场,本田在欧洲与英国罗孚汽车公司合作,通过技术互通开发出了第五代欧版Accord与罗孚600,在日本本土,本田还曾与日本五十铃汽车公司合作,互换产品进行换标销售,在五十铃的产品序列中,第五代本田Accord被称为Aska。
为了区分美规与欧规车型,我们将在文章中对它们进行分别介绍。首先要介绍的是投放日本本土、北美及菲律宾等市场的第五代本田Accord。1990年12月18日,本田便确定了第五代Accord的最终设计方案,并于1992年4月投产。
1993年9月9日,投放日本/北美市场的第五代Accord上市。新一代车型基于全新的CD底盘打造,车身尺寸在上一代车型基础上继续加大,达到了4674mm×1781mm×1400mm。前脸依然延续了此前扁平、简洁的设计风格,条状大灯似乎已经成为那个时代本田Accord的标志。而它与上代车型在外观设计方面的差异主要集中在车尾,第五代美版Accord尾灯由此前的长条状变为不规则三角形,整体造型更加简洁。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适应北美市场的需求,这款五代Accord车身宽度大幅增加,车身长度却有小幅缩水,这样的车身尺寸虽然刚好满足北美市场的要求,在日本市场却超过了“税率优惠”政策所规定的车身尺寸。为了帮助本田Accord把握住市场,第五代Accord只在本田Clio这一个分销渠道进行销售。
供应美国与日本市场的车型在内饰设计上也不相同。供应日本本土市场的车型采用右舵设计,圆润、光滑的曲线勾勒出了中控区域的造型,同样圆润的方向盘则显得愈发厚重。不仅如此,日规车型中控区域还融入了木条材质,整体质感与豪华感较此前有了飞跃。美规车中控台设计风格与划分方式与日规车基本一致,只是在按键、旋钮的分布上稍有差别。
在日本国内销售的第五代本田Accord共有搭载4种发动机的多款车型可供选择,它们的车型代号分别为EF、EX、2.0EX、2.0EXL、2.2VTE、2.2VTS以及2.2SiR。这些版本车型分别搭载1.8L、2.0L自然吸气发动机;带有VTEC技术的2.2L发动机以及带有VTEC技术的双顶置凸轮轴2.2L自然吸气发动机。其中最基础的1.8L发动机最大功率125马力,最大扭矩165N·m。
而在美国市场上,五代Accord拥有DX、LX与EX三个版本,加拿大则取消了DX版本,并且增加了一款名为EX-R的新车,在Accord身上服役多年的五速手动变速箱与四速自动变速箱同样出现在这代车型上,只不过此时本田已经悄悄开始对这台四速自动变速箱的换挡逻辑及齿比进行了改造。值得一提的是这台经过“美国化”改造的Accord EX,为了贴合美国市场的实际情况,它搭载了一台单顶置凸轮轴2.2L直列四缸发动机,纵观整个Accord车系,只有美国版本的EX车型搭载的是这台独一无二的发动机。
第五代本田Accord采用了前双叉臂、后多连杆式独立悬架,凭借外观、内饰恰到好处的升级以及那一如既往的实用、舒适,第五代Accord在1994年获得了Motor Trend Import Car的称号。随后不久,本田推出了第五代Accord旅行版,这也是本田向北美市场投放的最后一款旅行版Acco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