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车闻中心 行业动态 正文

大众SUV强势来袭 大众品牌竞争力报告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 新能源篇

  ● 基础薄弱且仓促推进,大众新能源战略并不具备先天优势,更需后天努力

汽车之家

  2015年底的“排放门事件”与由此产生的两三百亿巨额赔款,基本宣告了大众赖以生存的柴油车时代寿终正寝,同时加速催化出了以新能源汽车为核心的大众2025战略。但大众新能源汽车基础薄弱,市场销量低,2017上半年在全球新能源汽车的单车销量TOP10中,大众没有一款,在全球品牌TOP10中,大众在末位。大众在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排行更靠后,无论单车销量还是品牌销量,2017上半年都不在TOP10。应当说大众的新能源汽车战略并不具备先天优势,更需后天努力。2017-2019年将是大众在华完成电池、电机、平台等新能源汽车重要部件国产化的关键期。

   ● 通用、丰田、本田等劲敌的新能源战略同样激进,中国车市已成兵家必争之地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虽然大众对新能源汽车寄予厚望,2025年产销目标300万辆,市场占有率目标50%,但对新能源汽车寄予厚望的远不止大众一家,本田丰田奔驰宝马现代等全球主流车企都已制定同样激进的新能源战略,且有些企业的规划更加立体,混动+纯电+氢动一条龙。2020年上述车企都已提出基本实现电气化的目标,2025年新能源占自身销量的预期比例都在20%及以上的水平,届时的销量少则三四十万辆,多则一两百万辆。假设2025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总销量是600万辆,按目前各家车企的规划是完全不够分的,更何况大众一家的预期目标就高达300万辆,等于要拿走一半的份额,这太狠了,难度可想而知。中国市场更是兵家必争之地,大众、通用、本田、丰田、福特等海外车企在中国都提出了激进的新能源战略,中国本土的吉利、众泰、北汽、上汽、广汽等的新能源销量目标也毫不逊色。2018-2025年大众新能源战略无论在全球还是在中国,都将面临激烈竞争,这是一场九死一生的大博弈,不成功便成仁。

  ● 中国市场将成为大众汽车新能源战略的主战场,2025年将承担起过半的销售重任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大众比多数车企更重视中国的新能源市场,2020年的新能源销量目标是40万辆,2025年150万辆,中国市场将承担起大众全球销量300万辆的过半重任。不过2016年大众在华的新能源销量仅有0.28万辆,可以忽略不计,等于在2017-2025年短短的九年时间内,大众得从无到有打造一个可承载年销量一两百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大众制定了三步走的具体规划,2016年及之前,以进口新能源为主,2017-2019年基于MLB、MQB平台逐步推进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动等的国产,2020年及之后引进MEB平台实现I.D.家族的国产。

  ● 2017-2025年中国混合动力消费或将兴起并进入高潮,建议大众品牌补齐混动板块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在大众制定新能源战略关键期的2015上半年,大众汽车集团执行副总裁苏伟铭曾判断,2015年到2020年受制于国家的基础设施等,市场会以混合动力主,2020年到2025年随着基础设施、电池技术等逐渐完善,市场会迎来纯电动的时代。但从目前来看,中国车市的实际演化可能会更缓慢点,混合动力的热度或将持续至2025年。在没有政府补贴的情况下,2017上半年混合动力(HEV)销量7.42万辆,同比增长68.34%,一举超过纯电动(EV)的7.27万辆(不含商用车)。插电式混合动力(PHEV)仅有2.2万辆,同比下滑33.50%,越来越像鸡肋。2017-2020年48V等配件会逐步国产,整个配套体系的成本会大幅降低,2020年混合动力销量或达100万辆,2020-2025年HEV或将进入高潮期,届时多数车型的结构会是传统动力(普通版)+混合动力(高配版), 2025年销量或达500万辆。
虽然大众2025战略以电动车为主,但对混合动力也有研究,2017年7月大众品牌研发总监Frank Welsch透露,大众48V轻度混合动力技术正在研发中。外界判断2017年底上市的小型SUV T-Roc有可能首先搭载48V轻度混动系统。大众2025战略具有很大的灵活性,根据市场变化一直在升级,如今年法兰克福车展期间又发布了升级版Roadmap E。根据中国车市的实际发展,建议大众进一步补齐混动板块。

  ● SUV最有可能上量,建议大众在华的新能源战略要充分结合SUV攻势

  在大众接下来几年加速推进的诸多战略中,SUV战略最有可能在短期内上量,2020年大众SUV销量或达100万辆,有望成为中国SUV车市的主要竞争者,2025年或达200万辆,有望成为中国SUV车市的绝对领导者。目前大众新能源战略有与SUV结合的部分,包括途观L PHEV,以及I.D.几款SUV等,但整体结合并不充分,仍以高尔夫EV、辉昂GTE等轿车为主。好钢用在刀刃上,建议大众新能源战略以SUV为核心,如2018-2019年投放的T-Roc等SUV能100%实现电气化,为2020年新能源汽车在华销量冲击40万辆奠定更好的基础。


■ 智能出行篇

  ● 大众用户在苹果、阿里等平台会更活跃,建议大众进一步验证“出行生态”的商业模式

汽车之家

  大众2025战略分三阶段,2020年之前以SUV战略为核心,2020-2025以新能源战略为核心,2025-2030年以出行战略为核心。2016年大众首席数字官Johann Jungwirth表示,大众汽车在2025年将会从车企转化为出行方式供应商,全球会拥有800万活跃用户,建立一种跨越品牌的全新数字化生态系统,预计2025年大众与互联化汽车服务相关的年收入将达10亿欧元。其实大众用户的活跃性与最后的商业变现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再加目前觊觎智能出行业务的除了大众等传统车企,还有苹果、谷歌、阿里巴巴、腾讯等互联网企业,它们对用户的粘性更强,对大数据的掌控更全面,更何况这些互联网企业目前都在积极布局智能出行的相关领域。就目前来看,2025年大众的数字化平台能否形成、留住、转化800万活跃用户还是个大问号,有关10亿欧元从哪里来也没有具体的论述,只能算个愿景,需要进一步验证。

  ● 基于前期的大量铺垫与试错,大众“出行战略”扬长避短越来越聚焦人工智能领域

汽车之家

  大众的数字化平台与苹果、阿里等比用户活跃和粘性,相信大众没有任何优势可言,也很难基于此构建起自己的“出行生态”。大众的劣势在硬件供应商的角色,但优势恰恰也在硬件供应商的角色。目前硬件设备纷纷智能化,提供汽车等大型终端硬件设备的车企,在智能出行领域会有很大的先天优势,会比互联网企业更亲密接触到用户。从过去两三年大众围绕“出行战略”开展的布局与尝试来看,正越来越聚焦于人工智能领域,这对深度了解用户有很大帮助。如果说互联网时代比拼的是谁更能“死皮赖脸”留住用户,谁更能“厚颜无耻”占据用户时间,智能网时代比拼的或许就是谁更能了解用户新需求,谁更能减省用户时间支出。人工智能或将为大众更亲密接触用户提供一把金钥匙,可以把互联网企业“关在窗外”,把粘性与活跃留给苹果、阿里巴巴等,把感情与温情“留在车内”。都说感情深一口闷,届时再谈生意,或许就容易多了。

  ● “出行战略”需要落地,建议着手规划将南北大众打造成全球最大“智能硬件工厂”

  大众在华推进“出行战略”,在北京成立“未来中心”仅是第一步,更需加速推进对南北大众的智能化改造。在智能出行时代,智能终端、云计算、定制化服务等相信都会成为标配,但按南北大众目前的生产方式是很难助力大众向智能“出行服务商”方向转型的。建议南北大众的2025战略规划,将打造全球最大的智能出行硬件供应商作为核心目标,同时争取成为大众全球最核心的云计算基地,以加速由“代工厂”向大众全球最核心的“智能基地”转型为整体方针。按目前“代工厂”的套路,南北大众是完全没有未来的,也很难将整车出口到欧美,希望一汽、上汽的高层能抓住大众这轮战略转型的机遇,不仅要找准自己的新定位,更要借助大众对中国市场越来越高的依赖程度,争取在大众的全球布局中发挥主导作用,未来将智能硬件出口到欧美市场。

  ● 经济型电动车更需智能化,建议将Moia出行品牌导入大众江淮项目

汽车之家

  如大众江淮的经济型电动车项目仅仅是为了应付政府“双积分”等政策的权宜之计,那实在是太可惜了。对比南北大众,大众江淮的经济型电动车对推动大众2025年向智能出行服务商转型的帮助可能会更直接,经济型电动车是承载轻量化、车联网、自动驾驶等优良载体。目前中国正加速进入老年化社会,经济型电动车,尤其是自动驾驶的经济型电动车,在未来大有用武之地。目前日本等国家研发的自动驾驶等技术,面向的主要用户群体就是老年人。建议大众将Moia出行品牌导入大众江淮,甚至可以把2021年投放自动驾驶汽车的任务交给大众江淮。希望江淮汽车的高层努力争取下,助力大众Moia在中国赶超滴滴出行,在全球赶超Uber,这可能是江淮在传统乘用车市场不断被边缘化后,转战智能出行市场,实现江淮绝地反击的重要一步。

  ● “出行战略”最大变现或在金融,希望大众能抓住2017-2025年汽车金融黄金发展期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2025年如何赚出10亿欧元,在大众公开版的2025战略中并未具体提及。但目前多数车企基本有了共识,出行服务的最大变现在金融,如在戴姆勒集团最近的企业管理调整中,就将新兴的移动出行业务直接划入金融服务公司。目前我国的汽车金融正迎来黄金发展期,2020年汽车金融信贷或达2万亿元,届时汽车金融的渗透率或达55%。2017-2025年大众汽车金融将进入黄金发展期,建议大众将汽车金融升级为与新能源、SUV等并列的战略,加速金融战略与出行战略的结合。


■ 口碑篇

  ● POLO操控好、外观美,但后排空间小、起步肉

汽车之家

  2017上半年POLO的操控、外观等口碑评分较高,这两点对吸引年轻用户、城市“买菜车”群体有很大帮助。目前大众POLO年销量十多万辆,在小型轿车市场位列前茅。但对比飞度YARiS L 致炫等劲敌,POLO在动力、空间方面的劣势非常明显,用户的不满意点集中于后排空间小、起步肉,这与POLO精品小车的设计理念与具体搭载1.4L小排量发动机有很大关系。POLO的用料希望也能引起上汽大众的注意,用户的不满在激增。 

  ● 捷达、桑塔纳空间大、省油,但起步肉、配置低

汽车之家

  空间是POLO的劣势之一,但基于同一平台诞生的新捷达和新桑塔纳,通过拉长轴距,把劣势变成了优势,2017上半年两者的空间、油耗等口碑评分相对较高。但入门级紧凑型轿车的竞争十分激烈,福睿斯科沃兹等对手的空间评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且舒适性与操控性的表现同样出色,为在销售层面与捷达、桑塔纳掰掰手腕奠定了基础。捷达、桑塔纳在动力、用料、配置等诸多方面有很大的改进空间。

  ● 迈腾、帕萨特的动力口碑两极分化明显,内饰等成短板

汽车之家

  2017上半年迈腾帕萨特的空间口碑评分较高,用户最满意。动力口碑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格局,满意的很满意,不满意的很不满意,这与两者1.4T、1.8T、2.0T的动力构成有很大关系,其中的1.4T小排量制约了用户的动力体验。除了起步肉,用户对迈腾、帕萨特不满意的还有配置低、用料差等。后两者几乎成了大众品牌的通病,希望能引起大众的高度关注。

  ● 建议大众更好协调空间与动力、配置、用料等的结合,更好满足用户的消费升级诉求

  大众是比较了解中国用户的一个国际品牌,它的车身加长、中庸设计等本土化改造牢牢抓住了中国消费者的购车诉求。2008年的全新宝来朗逸,2011年的全新迈腾、全新帕萨特,2012-2013年的全新桑塔纳、全新捷达等新车都因此取得了巨大成功。目前中国车市正加速消费升级,广大购车用户对用料、配置等提出了更高要求,但这两大板块正逐步成为大众的软肋,POLO、捷达、迈腾、帕萨特等用户都很不高兴呀!2017上半年大众在南方市场大幅下滑的热度与销量等,相信与此有较大关系。相信大众自身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建议大众以SUV战略为新起点,全面打响品质升级战,回归价值原点,重塑德系基因。


■ 配置篇

  ● 大众汽车的整体配置率不低,但输在“热门板块”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大众新车的标配率处于中上水平,2016-2017上半年的标配率达35.52%,仅次于福特,高于别克。但在近几年快速兴起的“热门板块”标配排行中,大众处于中下水平,比长城新品牌WEY差远了。车企的传统配置玩法是先“选配”,等钱挣得差不多,对手也大规模跟进了,再陆续标配。但WEY、领克等“一配到底”的新玩法,将对传统玩法形成巨大冲击,希望这能引起大众的高度重视,加速将部分传统研发部门向中国转移,缩短审批流程,提升研发效率,确保能跟上中国车市近几年“加速度”式的配置升级节奏。大众当下的“中国提出建议,德国总部审议”的研发流程已经落后了,研发必须“前移”,否则市场这只无形之手一定会发挥重新分配人才的作用,大众的优秀研发人员会加速流向吉利、长城、比亚迪等身处消费热土的中国车企。

  ● 大众是在华普及车身稳定系统的先行者,但目前被越来越多品牌超越

汽车之家

  大众是在华较早普及ESP等车身稳定系统的车企,如速腾、迈腾等十年前就装配了ESP系统。但目前大众车身稳定系统的标配率正被越来越多的品牌超越,除了福特、丰田、马自达等劲敌,也包括哈弗、WEY等中国品牌。在2018-2019年新一轮SUV攻势中,建议大众100%标配ESP等车身稳定系统,不要犹豫,不要心痛,这是重塑“德系基因”的良心工程。

  ● 提升LED大灯的标配率,有利于涵养大众品牌科技、时尚等消费元素

汽车之家

  与ESP类似,大众也是较早引入LED大灯的车企,2008年上市的新宝来在紧凑型轿车中率先配装了LED尾灯,但目前大众LED的标配率仅有19.44%,落后于别克、丰田、日产、本田、马自达等多数核心竞品,建议2020年能提升到40%的水平。LED大灯有利于涵养大众品牌的科技、时尚等消费元素,就像当年新宝来宣传的,轻轻抹过一缕夜色,都能留下一道风景

  ● 提升驾驶座电动调节的标配率,有利于提升大众品牌舒适性等口碑

汽车之家

  对比竞品,POLO、捷达、桑塔纳、迈腾、帕萨特等大众主流车型中,没有一款的舒适性口碑是绝对占优的。现在各家企业越来越强调以用户为中心,车企自然更得考虑驾驶者的感受,与驾驶者接触最亲密的毫无疑问是座椅。建议大众大幅提升驾驶座电动调节的标配率,2018年争取到50%水平,2020年争取到60%水平,为改善舒适性口碑贡献一份力量。 

  ● 大众紧凑型轿车引领行业标配水平,与独领风骚的“销量第一”相得益彰

汽车之家

  大众品牌是紧凑型轿车的绝对霸主,2017上半年大众62.48%的销量来自紧凑型轿车,占了该级别总销量的26.77%。之所以有如此成绩,与自身的高配置有一定关系,在紧凑型轿车的标配率排行中,高尔夫、凌渡、速腾、蔚领朗行等大众车型都名列前茅,与“销量第一”相得益彰。不过帝豪帝豪GL等中国品牌车型的标配率已与宝来、朗逸等旗鼓相当。目前大众紧凑型轿车优惠好几万,很难再有降价空间,吉利紧凑型轿车的价格战还有点搂着,一旦进入2018年也发动猛烈的价格战,恐怕会对大众紧凑型轿车形成较大冲击。当然,我不建议吉利这么干,希望能“小火慢炖”,吃起来才有入味的感觉。

  ● 2018年大众SUV战略如想再创辉煌,大幅提升紧凑型SUV的标配率是当务之急

汽车之家

  2017年途观L在中型SUV途昂中大型SUV车市,不仅实现了立足,还顺带颠覆了下传统竞争格局,挤兑了下汉兰达奥迪Q5等。如2018年上市的T-Roc L也想在紧凑型SUV玩把颠覆,当务之急是提升标配率(目前途观的排行比较落后),如定价还能再合理点,T-Roc L非常值得期待。如新途观能携手T-Roc L聚焦15-18万元价区,恐怕除了欧蓝德等得靠边站外,整个紧凑型SUV的竞争格局都可能被改写,甚至会加速紧凑型SUV销量赶超紧凑型轿车的进度。


■ 品质篇

  ● 对大众汽车的投诉集中于紧凑型轿车,大规模的价格战或埋下质量下滑的隐患

汽车之家

  2017年8月对大众汽车的投诉主要集中于紧凑型轿车,占比高达81.09%,已成大众的投诉重灾区。2017上半年捷达、桑塔纳、宝来、朗逸等大众紧凑型轿车的价格优惠普遍过万元,堪称史无前例,但与大规模价格战相伴相随的往往是偷工减料,毕竟大众在华每辆车的利润不到万元,紧凑型轿车更低。一旦2018-2019年爆发类似当年DSG抖动或速腾断轴等的大规模投诉事件,一定会对SUV等战略形成冲击。

  ● 建议2017下半年南北大众集中整改“小问题”,强化车型的整体品质

汽车之家

  2017年8月大众投诉集中于车身及电气领域,高达66.30%,其次是发动机与变速箱,分别为12.96%、10.37%。车身及电气板块的问题有后备厢故障、异味、生锈、异响、玻璃开裂、漏水、车灯进水等。本人也是大众车主,座驾为第六代高尔夫,对上述部分问题“深有体会”:一次去接女友,正好下雨,一个转弯,雨水像断了线的珍珠,直接砸在我的“马赛克”部位,不清楚的或许还以为我老不正经尿裤子了。解决的方法很简单,打开机盖,伸手进步挤压下软管末端就可以了,前提条件是你的手能像我的这么纤细。一次也是去接女友,本想带她沿三环兜一圈,看看北京夜景,谈谈人生和理想。但没出小区,大灯就罢工了。解决的方法也很简单,拔出灯泡插线,用嘴吹一吹,再插进去就可以了……如车窗排水管设计更合理点,大灯密封性更好点,相信可以避免好多小问题。

汽车之家

  比较幸运的是,2017上半年因车外照明灯保险丝故障存在安全隐患,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宣布将召回58万辆高尔夫及速腾。希望大众再接再厉,继续解决排气管烫伤后备厢等问题。2018-2019年是大众汽车战略转型的关键期,建议南北大众2017下半年集中精力整改“小问题”,尽量“排雷”,最大限度减少不确定因素。

  ● 2018-2019年是大众品牌转型与升级的关键期,应特别认真处理消费投诉

汽车之家

  2017年8月大众品牌占了当月总投诉量的14.02%,过去一年半大众新车的销量占比为13.44%,投诉占比高过销量占比。不排除2018-2019年大众投诉量占比进一步提升的可能,希望能引起南北大众的高度重视,2018-2019年要特别认真处理消费投诉。另外,别克、福特、雪佛兰标致等的投诉量占比也高于销量占比,希望能引起相关品牌的高度重视。

文章标签: 数据分析
文章导航
收藏
+1
+1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