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之家 精彩汽车生活] 前文中,我们回顾了2005年至2009年国内颁布的各项汽车相关政策,本文,我们将继续带来2010年至2014年的汽车相关政策解读。从2009年起,我国汽车产销量连续六年位居全球第一,国内城市汽车保有量增长迅速,但道路设施建设却相对滞后,汽车拥堵现象越发严重。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减少尾气污染,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汽车限牌、尾号限行、公车改革、拼车合法等。下面,就让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近5年中的汽车政策变化给大家买车、用车生活带来的影响。
各地陆续出台汽车限牌令、限行令
我国最早实施汽车限牌政策的城市是上海,早在1994年,上海就率先启动了汽车牌照拍卖制度。紧随其后的是北京,北京是全国汽车保有量最大的城市,截至2010年末,北京私人汽车拥有量已高达374.4万辆,其中私人小客车拥有量占73.69%。为了抑制小客车数量过快增长,缓解交通拥堵,减少尾气排放,北京市政府除了继续实施从2008年开始的工作日高峰时段区域限行措施外,还于2010年12月23日起正式施行《北京市小客车数量调控暂行规定》。
与上海对新增小客车指标采取有偿拍卖制不同,北京限牌采取的是无偿摇号制。从2011年到2013年,北京个人普通小客车购车指标为每年21.12万个,而参与摇号的个人申请者数量却在3年间增涨了近10倍,中签率从首轮摇号的10.6:1降至2013年12月的99.4:1,市民不得不面对僧多肉少、中签率低的残酷现实。
不仅如此,根据《北京市2013-2017年机动车排放污染控制工作方案》,从2014年起,个人普通小客车购车指标将逐年减少,2014年为11.4396万个指标,2015年为10.56万个指标。新措施使得北京汽车保有量增长速度进一步放缓,同时个人申请者的中签难度再次加大。在2015年4月26日北京进行的最新一期购车指标摇号中,中签率已低至172:1。
在北京实施小客车限牌后,贵阳率先跟进于2011年7月11日出台了《贵阳市小客车专段号牌核发管理暂行规定》,新登记的小客车将实行新号牌核发规定。新号牌分两类:一类是需要摇号的专段号牌,此类号牌准许驶入所有道路;另一类是不限量的普通号牌,此类号牌每日7时至21时禁止驶入一环路(含一环路)以内的道路。3年后,贵阳市又对该政策进行了优化调整,其中摇号2年未中签的无车家庭可直接获得专段号牌。
2012年8月1日,广州也正式加入汽车限牌城市行列,但限牌方式与上海、北京都不同,采用的是“摇号+拍卖”制,这种形式更加灵活和人性化。此后,天津、杭州、深圳几大拥堵严重的城市也纷纷启动汽车限牌政策,且全都采用了无偿摇号与有偿竞价相结合的方式。与此同时,包括北京、南昌、武汉、哈尔滨、长春、济南、贵阳、杭州、成都、兰州、天津这些城市都陆续开始实行尾号限行措施。
与对传统能源汽车严加限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几大限牌城市对新能源汽车都大开绿灯。2014年5月4日,上海出台了《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暂行办法》,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用于非营运的,可以免费获得专用牌照额度。杭州目前对新能源汽车的政策同样是可以直接申领牌照,而在北京、广州、天津、深圳,由于现阶段申请新能源汽车牌照指标的人数相对较少,因此中签概率非常高。此外,北京还在2015年4月发布了纯电动小客车将不受尾号限行影响的利好政策(具体执行时间由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另行公布),用以鼓励市民购买纯电动车。
新能源汽车享受双重补贴
国家对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是从2010年开始的,2010年5月,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率先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工作,对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最高补助5万元/辆,对纯电动乘用车最高补助6万元/辆。
为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2013年9月,四部委又联合印发了《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明确在2013年-2015年,对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继续给予补贴。2013年,购买纯电动乘用车可最高享受6万元/辆的补贴,购买插电式混合动力乘用车(含增程式)可享受3.5万元/辆的补贴,购买燃料电池乘用车可享受20万元/辆的补贴。
不过,考虑到了规模效应、技术进步等因素,补助标准逐年递减,2014年在2013年补贴标准基础上下降5%,2015年在2013年补贴标准基础上下降10%。同时,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还能获得地方政府补贴,如在北京购买纯电动/燃料电池车的补贴与国家标准相一致,即按照国家和北京1:1的比例确定补助,但国家和地方财政补助总额最高不得超过车辆销售价格的60%。
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补贴3000元
2010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公告了“节能产品惠民工程”节能汽车(1.6升及以下乘用车)推广目录,中央财政将对发动机排量在1.6升及以下、百公里综合工况油耗在6.9升以下的车型,按每辆3000元标准给予一次性定额补贴,该补贴政策执行到2011年9月。节能补贴第一阶段效果斐然,国家安排补贴资金107亿元,累计支持推广节能补贴汽车357万辆,直接拉动汽车消费近3000亿元。
从2011年10月到2013年9月,国家实施第二轮节能汽车补贴政策,安排了60亿元支持。第二轮节能汽车入围标准提高,要求车辆的百公里综合工况油耗降到6.3升以下,单车补贴3000元不变。2013年10月至2015年12月,节能汽车补贴门槛再次提高,要求享受节能补贴的车型百公里综合油耗不得超过5.9升,补贴金额仍是每辆车3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