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动机零部件的保管令人煞费苦心
对发动机拆解后,首要的就是零部件保管问题,如果有一个零件发生丢失,都可能导致发动机不能正常运转。好在本次的发动机改造并未出现严重的零件丢失情况,这归结于零部件全装在几个纸箱子里,虽然找起来不太方便,但一个都不少。
当然这种做法还是不够严谨和专业,而且在拆解发动机的作业里并非一个人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完成,有可能是不同的人在去拆解。这可是发动机拆装里的大忌,多人操作很容易把零部件搞丢,最终导致发动机的残缺。在明年发动机拆解的环节上,所有拆解的零件最好用自封袋+文字标识保管,这样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 发动机零部件的机加工令我们大费周折
对发动机进行改造,其实就相当于是改装。在改造中,有一些零件需要进行机加工,可是很多加工厂并不愿意接我们的活,因为车床、铣床等设备要为我们单一零件更换相对应的刀头,对于经常批量化生产的工厂来说有些划不来。因此我们也是跑了很多地方,而且需要机加工的零部件在时间上都被工厂安排在后面,一定程度上延迟了造车的工期,最终导致整个项目的计划都向后推迟。
● 对发动机内部碎屑的清理至关重要
机加工后的零部件表面布满了金属碎屑,如果有任何微小的颗粒残留在发动机内部,都可能导致发动机的运转出现问题,甚至可能是报废。所以对碎屑的清理至关重要,而且马虎不得。
● 发动机的组装需要足够的经验与耐心
在发动机的组装环节上同样有一些繁杂的问题,应该说组装发动机比拆要困难得多。要保证所有零部件都各归其位,不富裕一个螺丝和螺母,要做到这一点的确是需要足够的经验。在对正时的环节上,需要更多的是耐心与细致,对错一个齿的正时将导致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
由于发动机下部的变速箱已经被切割掉,所以发动机直接焊接在一个较厚的铝制板材上,那么密封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在发动机内部以及外部分别打上了密封胶,防止机油通过焊缝向外渗油。
总结:
在今年的造车过程中,最让我揪心的还是发动机改造,因为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如果失败就只能用去年的发动机来参赛。毕竟理论设计是一回事,在实际的加工制造中是会产生一些不可预估的误差,这些误差可能导致计划外的事故。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发动机已经成功点火,虽然运转的还不够平稳,至少是成功了一大半。
我们每当遇到困难时,都会再三权衡并做出合理的决策。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前进方式有时会让人觉得很折腾,浪费了不少的时间与精力,但是沉淀下来的经验却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同时每个人的责任心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在下一期我会向大家介绍关于车壳安装、车辆路试等过程,同时希望大家多提宝贵意见。(文/图 汽车之家 冯景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