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两期的节能车纪实中,我向大家展示了车架以及发动机的制作与改造。虽然有去年的参赛经验,但是在今年的赛车设计和制造中,我们还是遇到了诸多棘手、琐碎的问题,而且这些问题环环相扣,一个处理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其它环节的工期进度,这一期就来说说造车中所遇到的各种烦恼。
>>>如果您未读过第一篇的纪实文章,我建议您从第一页开始阅读,点击这里跳转<<<
汽车之家本田节能大赛进度 | |
车架的焊接 | 汽车之家本田节能赛纪实(1) |
发动机改造 | 汽车之家本田节能赛纪实(2) |
造车的烦恼 | 汽车之家本田节能赛纪实(3) |
未完待续...... |
对于本田节能大赛这项赛事还不太了解的朋友,可以点击《挑战1L油的行驶极限本田节能大赛介绍》。
● 防止车壳与车架发生冲突 将防滚架削减5公分
今年的车壳相比去年变化不是很大,依然采用流线型的设计,车壳将整个车身全部罩住,防止不规整的车身部件产生乱流,原则是尽一切可能减小行车阻力。
我们将车壳的制造外包给一个专门的公司来做,我们负责提供设计和需求。但是在后期的沟通中,我们意识到原先设计的车架高度有可能与制造好的车壳产生冲突。为了避免临时抱佛脚,我们决定在符合比赛规则的前提下,将防滚架下调5公分,修改后的高度无论如何都可以满足车壳的安装要求。虽然这不是一个大问题,但反映出在理论设计与实际制造环节上所存在的差距,同时与合作伙伴的良好沟通,对项目的开展和运作至关重要。
● 在舒适性和轻量化之间 我们选择了牺牲一部分车手的利益
在驾驶舱的设计上,一方面要照顾到车手的感受,同时又要尽可能降低车身重量,权衡利弊后,还是决定牺牲掉一部分乘坐舒适性。
今年我们对发动机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造,这其中产生的问题是改造前无论如何也想象不到的。计划中的每个项目几乎都遇到了问题,于是我们便“逢山开道,遇水搭桥”的去加以解决,但是对于每个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有可能影响到其它部件的进度或者设计初衷,到最后很可能脱离了最初计划的主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