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驶赛车堪路么?并不会。为了保证赛车最大化的可靠性,车队安排我们驾驶另外的车辆进行堪路,具体所使用的就是一路承载“24小时耐力赛”的途锐。
一路悠闲地通过行驶路段,去往第一个赛段。舒适的SUV加上强劲的空调,让火炉一样的天气暂时离我们远了一些。跟随路标走到赛段开始点,许多赛车已经一字排开等待逐辆进入。有赛车有民用车,这一点上赛会并不限制。
为了保证路书的准确性,我们也会用车载摄像机录下整个行驶过程,以便晚上回到宾馆可以再次核对,这也是大部分车手都在使用的方法。谁想到这个小小的堪路视频在后来的比赛中帮了我们的大忙。
就在我们进入当天第二个赛段不久,也许是长途跋涉的轮胎不忍重负,也可能是跑惯了城市柏油的轮胎对大西北戈壁上的碎石有些忌惮,总之我们的宝贝途锐的右后轮被一块锋利的石头划破了,直接爆胎。
齐全的救援工具倒不至于让人受困在这里,但是看着其它车组在旁边呼啸而过还是挺郁闷的。吭哧吭哧换好备胎,我们就再也不敢造次了,小心翼翼驶出赛段,直奔张掖市区去换新胎了。
于是这一路上就成了真正的看风景。什么路边的驴子啊、骆驼啊什么的,简直都要成了戈壁自驾游活动。这个时候即便是有空调的吹拂,我还是感觉到无法抗拒的燥热。这种燥热来自心理的烦恼,如果无法顺利堪路,就连完赛的可靠性都要蒙上一层阴影。
回到市区,找轮胎店换上新的轮胎,燥热的天气加上烦躁的心情简直无法用语言形容。也许说起来简单,但是在当时的情形下我们甚至不敢再将这辆途锐驶入到赛段中继续使用,生怕再刺破一条轮胎。于是当天我们决定利用队友的堪路视频来做路书参考。
回到大本营做了这段视频,我们就开始回酒店对路书。除了亲自堪路的这一段外,其余的完全依赖视频来解决。使用视频堪路带来的麻烦是信息量少了很多,视野也相对有限,就连路面的起伏、颠簸等都要根据摄像机拍下的蛛丝马迹结合经验来进行推算。说到经验的话,王涛仅有三年的拉力赛经验而已,我对于领航的认知则几乎是零。
对着视频做路书的感觉很奇妙,坐在屋子里看着电脑屏幕上虚无缥缈的视频,感觉就好像是盲人摸象。王涛对着视频也是小心地修正再修正,“左2,哦不,还是左3吧”。不过没关系,随时修正路书其实也是拉力赛元素的一部分,这也是为什么路书使用铅笔书写的,随时可以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