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依旧是试车时间。这次轮到了一汽-大众车队的主力阵容——高尔夫七代赛车的测试。赛车由英国prodrive团队做技术支持,2.0T发动机在35mm限流的状态下依旧能发出350马力和550牛·米的强悍力道,加上可调参数的全时四驱、全定制化底盘、序列式变速箱,0-100km/h加速仅用2.9s,在CRC围场中一度被称为“火星车”。这种高端东西我等无法驾驭,就只有看热闹的份。
测试还未开始,机械师已经把维修工具打开放好,随时准备对车辆的调试工作。当天的气温比之前一天还要高,湿度很小,但是毒辣的太阳直晒还是造成了至少43℃的体感温度,让天气预报的37℃成为浮云。
一汽-大众车队的领军车手陈德安是整个车队的灵魂人物,我对他了解不多,但他的干练果断和军人一般的刚毅性格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这热得让人疯狂的天气里,陈德安全副武装进行试车,没有丝毫的懈怠。从一个普通爱好者成长到今天的冠军车手,谈笑间驾驭2.9s破百的四驱猛兽,是辛勤付出的必然结果。
有了前一天高尔夫四代和速腾冠军赛车的对照,眼前的四驱猛兽行驶起来咄咄逼人。明明是拉力赛车,却有GT3场地赛车一样的节奏和速度。据技师透露,在张掖的直线上,赛车最高能达到210km/h以上的直线速度。下面让我们来欣赏几张高尔夫7赛车的美图吧。
除了高速弯道,张掖的赛道上还会有不少上下落差。为了争取最快时间,高尔夫7赛车基本都会选择用飞跳的形式通过。这就对减振器调校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行程、高度、阻尼等都要刚好合适。依仗着技师丰富的经验,我站在测试赛道边上看到的只有行云流水。之前的高尔夫四代赛车,我们测试了大约3个来回就收工,眼前的高尔夫七代赛车测试频率要多得多,看来是在为竞争冠军做准备。
测试的空挡,我们走上赛道,和张掖的砂石路面来一个亲密接触。粗细不一的砂石还有黄土掺杂在一起,比远看上去的要粗糙许多。这种松散的路面上,赛车基本上时刻都处在滑移的状态,需要精确得到控制和许多的动作预判。同时各种小起伏也让附着力时刻都在变化。虽然是一条高速赛道,但真的是处处存在杀机。
毒辣的太阳直射下,四五瓶喝下去的水都早已化成汗蒸发在空气中,我不禁好奇赛车在这种严酷的环境下如何解决散热问题。跟技师攀谈得知,prodrive当初在设计这辆赛车时,是为欧洲北部地区拉力赛设计的,那里天气寒冷甚至会有一些冰雪赛段。现在到了张掖这种炎热的地方,赛车的散热器进行了重新的改制,同时发动机参数也进行了特别的调校。同时涡轮增压器的尺寸和发动机压缩比也都进行了匹配以保证稳定的工作状态。
在压缩比方面很有趣,原来赛车会根据不同赛道情况进行不同的压缩比搭配。赛车的标准配备是12.5,但是在肯尼亚那样的高海拔地区会升高到13.5,弥补过于稀薄的大气造成的低进气压力等影响。眼下在张掖使用的是相对安全的12.2压缩比设定,配合几年来在张掖积累下来的调校经验保障稳定的350马力最大功率输出。
在发动机机油、变速箱油等的冷却方面,高尔夫七代赛车全部使用了油/水热交换器结构,将热量一并集中在水箱上排出。这样的好处是便于热量的良好管理,同时减少散热器数量也降低了赛车的故障率,提高了恶劣环境下的生存能力。同时技师表示,由于张掖的高速路段较多,赛车大部分时候还是可以得到很稳定的散热气流,因此在之前的比赛中一直发挥稳定,不需要有太多的分心。
大半天不知不觉就过去了,当途锐工作车突然出现的时候,我才发现时间原来已经过去了这么久。在开门上车的一瞬间,我才意识到自己一直是在怎样的高温环境下,并衷心向空调的发明者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我们都有过从炎热夏天走近空调房的美妙感受,但是这一次不同,这一次就让让我有了从炼狱到天堂的遐想。听说有一个来自瑞典的技师,天天生活在寒带,第一次来张掖经受这种奇妙天气的考验,身体撑不住直接晕菜了,被送去输液才顺利康复,当然这是后话。
测试工作完成,大家收拾东西打道回府,我在这个时候坐上赛车的驾驶座体验了一下砂石路的驾驶。40-60km/h的缓慢车速已经能很容易感觉到路面的松散和车轮的不断滑移。作为一个习惯场地赛的车手,分分钟就回到了那种“陶粒坑中驾驶”的即视感中。拉力赛真是完全另外一个奇妙的世界。
回到营地,大家终于可以安心饱餐一顿了。一些平时看起来很平常的食物,此时在一群晒透了、渴坏了、饿疯了的人面前,变得如同山珍海味一般。我还吃到了一种像面包又像烧饼的东西,据说是甘肃的特色食物,有谁知道是什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