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汽车文化 品牌历史 正文

从天空到陆地的卓越 宝马百年历史回顾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向编辑提问

第二次世界大战

汽车之家

  纳粹党上台的目的不仅仅是振兴德国经济,政府对航空工业的巨额投入也并非单纯为了发展民用航空,其实每个人都知道这背后的目的——战争。1939年9月,德军入侵波兰,发动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作为德国的主要运输机型,Ju 52几乎参与了德军的每一次重大军事行动,这款搭载三台宝马发动机的运输机,也从当年民航的功臣变成了战争的帮凶。

汽车之家

  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任何人比军火商更喜欢战争了,作为德国最重要的航空发动机制造商之一,宝马也将会从军方无休止的订单中获得巨额利润。然而公司总经理Franz Josef Popp却并没有因此而高兴,一战结束时的困境还历历在目,如果公司再次将主要精力都投入到军方订单中,那么就等于将自己的命运与纳粹当局的政策绑在了一起。1940年在给监事会主席的信中,Popp写道:“如果航空发动机的研制遇到任何挫折,都将会是对整个公司的致命威胁”。

汽车之家

  尽管连总经理都不认可,但宝马还是加入了纳粹的战争机器,这是由于随着战争的进展,纳粹政策和军方对宝马的介入越来越深,而Popp在公司的权威则日渐减弱。由于宝马的汽车产品中并不包括军用车,因此其汽车生产早在1940年便被完全停止,如果翻看它的汽车产品列表,就会发现整个二战期间这里都是一片空白。有关汽车保留下来的只有一些修车工具和一个规模有限的设计室。

军用摩托车

汽车之家

  和汽车不同,宝马的摩托车产品很早就进入了德国军方的视野。摩托车拥有经济灵活的优点,再加上宝马的产品质量可靠,因此德军大量采购宝马摩托车来装备自己的摩托化部队。宝马从1941年开始停止向民用市场供应摩托车,所有的产品全部流向军队,其中包括R12、R35、R71和R75等多种型号。

汽车之家

  在宝马的军用摩托车中,最著名的可能就要数R75摩托车了,它是宝马在1938年针对德国陆军的需求专门开发的军用摩托车。这是一台重型侧三轮摩托车,搭载一台26马力的745cc“拳击手”发动机。在北非战场的严酷环境中,宝马R75摩托车表现出了强大的适应性,其横置水平对置发动机更利于散热,另外它的轴传动形式也比链条传动更不容易受到沙砾损坏。R75的可靠性让美军羡慕不已,他们强烈建议哈雷也生产一种类似的轴传动摩托车,为此哈雷研制出了自己的首款轴传动车型XA,这款车基本上可以看作是宝马R75的复刻品。

汽车之家

  相比于R75,国内的朋友们更熟悉的应该是宝马R71,它也是一款重型侧三轮摩托车,但比R75要轻便一些。二战期间苏联人也看上了宝马摩托车的可靠性,于是趁德军在波兰打仗时偷偷搞到5台宝马R71,通过拆解测绘,仿制出了自己的M72摩托车。M72并未完全照搬R71的设计,而是在保留了R71基础动力结构的同时,对其进行了一些“简配”,去除了挎斗加热等配置。二战后,苏联将M72的技术转让给了其他社会主义国家,我国根据苏联提供的资料研制出了大家熟悉的长江750摩托车。由于该车拥有一个侧挎斗,国人更多地将其称为“侉子”。

航空发动机的顶峰

汽车之家

  宝马的军用摩托车非常出色,但它的重要程度毕竟不如飞机,因此在1942年初,宝马的摩托车生产被转移到艾森纳赫工厂,以便慕尼黑工厂可以全力生产航空发动机。几个月后,随着空军需求的不断增长,摩托车制造遭到彻底放弃,宝马的业务只剩下航空发动机一项了。

汽车之家

  作为二战中德国空军的主力,福克-沃尔夫生产的Fw 190战斗机被认为是整个二战期间最成功的战斗机之一,而这架战斗机的初期型号就搭载了宝马的BMW 801航空发动机。BMW 801在1939年开发,它的14只气缸采用了双层排列的星型布局,根据版本的不同可以爆发出1560-2000马力的最大功率。除了Fw 190,这款发动机还被安装在了德军的主力轰炸机容克斯Ju 88上。

汽车之家

  宝马不仅是出色的活塞航空发动机生产者,同时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喷气式发动机制造商,它研制的BMW 003是二战时德国除容克斯Jumo 004外的唯一的量产喷气发动机。由于BMW 003的研发周期延长,它错过了著名的Me 262战斗机的列装,最终装备了这台发动机的量产飞机是不那么出名的亨克尔He 162战斗机和阿拉多Ar 234轰炸机。宝马总共生产了大约500台BMW 003发动机,但其中很多都没有来得及装到飞机上,二战便结束了。

黑历史:强制劳工

汽车之家

  战争的不断扩大让德军飞机需求越来越大,宝马的航空发动机的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到战争结束时它已经生产了数万台各式航空发动机。为了保持大规模的生产,宝马从1942年开始使用强制劳工,这些工人有国内罪犯、东欧战俘以及集中营内的囚犯。到战争结束时,宝马的5万名员工中有50%都是来自集中营的强制劳工。如今在宝马集团的官方网站上仍能找到此事的介绍,在文章的最后也能看到宝马对此事的羞愧和忏悔。

小结:

  宝马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火之中,从今天的故事中可以看出这家企业的沉浮一直伴随着帝国的兴衰,先是德意志帝国,后是第三帝国。尽管一战之后宝马曾经竭尽所能摆脱战争的阴影,并且一度成功将自己打造成一家产品全面的制造企业,然而当二战爆发时,它依旧无法掌握自己的命运,企业的生产经营被再次绑到了帝国的战车上。

  日前奔驰公司宣布为庆祝宝马100周年,自己的博物馆将对宝马员工和车主做出一些优惠。此举被认为是奔驰对这个老对手的尊重,但您可能有所不知,二战结束时宝马跌入了自己“人生”的谷底,别说和奔驰竞争,甚至有一度董事会非常认真的考虑过并入奔驰公司。那么这一次它是如何摆脱阴霾,重新回到世界汽车工业的舞台上呢?敬请关注接下来的更新。(文/图 汽车之家 王勐)

向编辑王勐提问
文章标签: 品牌历史
文章导航
展开全部目录收起全部目录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

相关车系

车型推荐
00:00 00:00
车型推荐
00:00 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