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安全国产微型轿车——吉利熊猫
C-NCAP碰撞测试总成绩45.3分荣获五星
吉利熊猫的成就不仅如此,2009年12月29日,吉利熊猫在C-NCAP测试中以45.3分获得五星碰撞成绩,碰撞测试分别进行了正面完全碰撞、正面角度碰撞和侧面碰撞,三项测试得分分别为14.29分、15.36分和12.6分,熊猫也成为首款获得五星碰撞成绩的中国轿车。国产微型轿车一向被冠以廉价和不安全之名,随着国产轿车在产品设计、制造工艺和技术等方面的提升,如今的国产微型轿车也可以拥有较高的安全性,C-NCAP碰撞测试也成为中国车企向消费者证明产品实力的途径。
中国车企在各种大手笔的收购和重组中度过了2009年,中国品牌间的竞争已日益激烈,推出新车型完善自家产品阵营已是当务之急。继东风风神推出首款三厢轿车S30后,基于S30打造的H30也于2010年1月27日宣布上市,该车是东风汽车自主研发的首款两厢紧凑型轿车。H30的出现除了完善风神品牌产品线外,打入国内日益完善的细分市场也是其推出的重要目的。
随着消费者对家用车品质的要求逐渐提升,微型家用车已从原先的满足消费者基本用车需求,转变为设计、装配工艺和配置等方面更为出众的精品小车。长安汽车重组后也有了崭新的变化,奔奔MINI正是长安汽车继奔奔之后推出的又一款微型家用轿车。和奔奔相比,奔奔MINI在造型设计和整车质感方面更为精致。代号C10的70马力1.0升发动机也是长安汽车为奔奔MINI全新打造的,此时的国产微型家用车正在面临转型阶段。
比亚迪携手戴姆勒开创新能源汽车领域
比亚迪新能源车型大举抢占市场
在成功吸纳海外技术和累计大量生产经验后,中国汽车品牌在2010年开始集中发力了,拉拢海外品牌已成为当下中国车企加速发展的一项重要途径。2010年3月2日,比亚迪正式与戴姆勒成立合资公司,新公司将拓展电动车和其他零部件领域市场,比亚迪此时已瞅准了新能源汽车未来的市场前景。
此次合作对于比亚迪来说并非是摸着石头过河,要知道比亚迪早在1995年便在国内投身于电池制造领域,自2003年进入汽车领域以来已连续五年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可以说是中国成长最快的汽车企业。2008年底,比亚迪推出F3DM双模电动车并在2010年3月实现对个人消费者销售,比亚迪e6电动车也在不久后作为出租车投入商业运营。
在人们还对吉利收购沃尔沃展开热议时,比亚迪再次有了新动作。为了提升自家产品制造工艺,比亚迪在4月6日收购了日本狄原公司位于馆林的模具工厂,该工厂主要生产发动机盖等车体钣金件模具。由于当时日本汽车业不景气,导致狄原公司在日本国内业务量骤减,最终不得不关停部分工厂,这也给了比亚迪将其收归于自己名下的机会。
比亚迪收购狄原模具工厂后,将使其拥有世界一流的模具生产设备和相关技术,这对于处在飞速发展使其的比亚迪来说无疑是提升产品品质的绝佳契机。从“电池大王”转型生产汽车之前,比亚迪就十分看重模具与产品质量间的直接关系,虽说比亚迪大多数产品采用“舶来”设计,但其车身工艺较竞争对手还是占有一定优势的,此次成功收购日本模具厂更让其在车身工艺方面领先对手。
海马集团郑州基地十五万辆轿车项目于2009年底正式竣工,海马首款微型轿车海马王子将在新落成的工厂进行生产。海马王子在2010年北京车展上正式上市,五款车型售价2.98万元至4.28万元。由于海马汽车产品线较为单一致使品牌影响力不足,最终海马汽车在2009年销量并不尽如人意,为了拓展低端家用车市场,海马王子应运而生。和其他国产品牌不同的是,海马还处在打响品牌的阶段,先求有、再求好则是海马汽车当务之急。
中国品牌抢占微型家用车市场的同时,国内SUV市场的火爆之势也逐渐影响到了中国车企未来的发展方向,一时间众多中国品牌纷纷推出自家的SUV车型,这对于车型相对匮乏的海马汽车可谓是提升品牌认知度的绝好时机。和海马王子在北京车展一同推出的还有海马S3骑士,这也是海马汽车打造的首款SUV车型,最初上市仅有一款售价13.68万元的2.0智能领航型。
从SUV这一细分市场的走势来看,国人购车热潮已从最初的三厢轿车、两厢轿车转变为SUV,国内厂家自然不会轻易让这块“肥肉”从嘴边溜走。随着奇瑞和江淮等厂家相继推出SUV车型并得到不错的市场反响和收益后,海马汽车也加入了国产SUV大军中。先占领市场先机,再丰富车型并改善产品细节已成为海马汽车与众多成熟中国品牌相抗衡的策略,不得不说,海马这么做确实是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