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汽车文化 汽车生活 正文

尝试中奋进 中国品牌发展十年:07-08年

收藏 阅读全文 (0条) 举报/纠错

屡败屡战 奇瑞量子埋下变革种子

  一转眼2007年已过去大半,接二连三的合作让奇瑞成为这几个月里最忙碌、也最活跃的中国品牌。不过此时奇瑞心里很清楚,表面繁荣并不能给自己带来什么实际帮助,无论克莱斯勒还是菲亚特,奇瑞与他们之间的合作都很暂时,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要想真正提升企业综合实力,奇瑞必须培养属于自己的“核心力量”。

汽车之家

  早在2006年奇瑞就已经开始秘密与一家以色列公司谈判,并于07年5月达成建立合资公司的协议,当时这家被命名为“奇瑞量子”的合资公司正是今天“观致”汽车前身。2007年12月,奇瑞量子有限公司获得安徽省工商局批准,拿到了关键的营业执照,合资公司注册资本5亿美元,其中外商出资2.25亿,占公司注册资金的45%。如此规模的外商投资项目在安徽芜湖尚属首次,同时也是当年安徽全省规模最大的外商投资项目。

汽车之家

  奇瑞汽车公司同时表示,成立这家合资公司目的在于生产奇瑞品牌的高端汽车产品及这些汽车产品的零部件和配件,同时在世界各地外销和分销这些产品。简单说就是用自己的资本重新打造一家定位高端的汽车品牌,而非与其他海外厂商合资、合作,也正是当年奇瑞播下的种子结出了如今“观致”这棵果实。

奇瑞100万台车下线

汽车之家

  努力尝试终会有所收获。2007年8月22日,奇瑞迎来建厂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天,旗下第100万辆汽车奇瑞A3在安徽芜湖奇瑞汽车第三总装厂正式下线。这个日子不仅永远载入了奇瑞汽车发展史册,更书写了中国品牌发展十年中不可忽略的重要篇章,奇瑞凭借这台A3成为历史上首个生产汽车超过100万台的中国品牌。

汽车之家

  然而在一片欢呼雀跃声中,有些人却选择冷静下来,认真审视这些看起来红火的中国品牌。他们清楚的看到中国汽车品牌仍不具备国际竞争力,生产出来的汽车产品普遍技术老旧、质量一般,远没有摘掉低端、廉价的帽子。因此奇瑞的100万台不是结束,而是迈向更高层次的开端。

是环境影响也是政策引导 中国品牌“指哪打哪”

政策影响 新能源车提上日程/广州本田推“合资自主品牌”

汽车之家

  咱们先聊政策,2007年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规则中将混合动力作为未来五类新能源汽车之首,政策支撑下的混合动力汽车市场面临巨大机会,包括双环中兴、吉利、长安、奇瑞、比亚迪在内的众多中国品牌纷纷将目光投放在新能源领域,一时间“新能源”三个字被炒的沸沸扬扬。

汽车之家

  为了避免中国品牌“一窝蜂”式的投向新能源车市场,发改委为此专门设立了三道门槛。成立专家委员会,对车企提供的混合动力技术成熟度进行判断筛选;生产企业必须掌握新能源汽车的三大系统(即车载能源系统、驱动系统、控制系统)核心技术之一;同时企业还必须符合15项准入条件,相关部门会对企业进行实地考核。

汽车之家

  即便准入制度相当繁琐,却依然无法阻挡中国品牌发展新能源车的脚步,各种新能源车计划、方案如雪片般投向发改委审批办公室。就在新能源市场愈发火爆的同时,一则政策让本就不平静的国内汽车市场再起波澜,甚至由此催生出被称为“合资自主品牌”的中国特色产物。2007年7月,第一家由合资公司独立投资的广州本田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时的广州本田同时宣布将推出属于自己的“合资自主品牌”,这是合资品牌有史以来首次宣布自己的自主品牌战略,有关它的故事咱们2008年部分接着聊。

市场引导 SUV火爆/中国品牌纷纷转型

  接下来聊市场,当年最显著的市场环境变化莫过于SUV在2007年的迅速走红。随着2004、05年本田CR-V丰田RAV4这样的城市型SUV进入中国市场,国内消费者逐渐对“SUV”与“越野车”的概念有了初步认知。经历了两三年不温不火的“接受期”后,SUV市场终于在2007年迎来井喷式发展,据统计,2007年1-11月国内SUV销量增长高达60.3%,成为乘用车阵营中增长最快的细分市场。

汽车之家

  高大威猛的造型、宽敞高挑的车内空间都是SUV吸引国内消费者的重要原因,面对这块丰盛的大蛋糕,国内各大车企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在SUV市场中大显身手。诸如哈弗陆风这类厂商的出现加剧了中国品牌在SUV市场中的竞争态势,也进一步带热了国内SUV市场。

汽车之家

  与此同时,许多中国品牌看到了蕴藏在乘用车市场的巨大潜力,07年下半年众多商用车、越野车品牌开始大踏步向乘用车转型,其中长城、陆风和江淮便是“转型大军”中的代表。2007年6月,陆风顺利拿到轿车“准生证”,随即便在10月份推出旗下首款家用轿车“风华”。

汽车之家

汽车之家

  长城汽车则在10月份搞出了更大的动作,他们不仅面向全球推出了全新标识,拥有每年20万台产能的乘用车生产基地也宣告落成投产。与此同时,长城还借势推出长城精灵轿车与嘉誉MPV,以往在皮卡及SUV领域风生水起的长城汽车转型做轿车产品,这本身就是国内车企考虑转型、继续“尝试”的信号。

汽车之家

  响应转型“号召”的还有江淮汽车,2007年上海车展宾悦的出现宣告了江淮进军轿车市场的决心。当年11月,江淮旗下首款轿车宾悦上市,售价区间为10.77-13.17万元。三家中国品牌接连进入轿车市场的情形绝非巧合,它标志着国内车企已经开始思考自己的未来,试图通过进军轿车市场完善产品阵营、改变人们对品牌的固有印象。

  然而这样大规模、集中化进驻也造成了本就竞争激烈的国内轿车市场更加饱和,惨烈的市场竞争促使,或者说逼迫着一些中国品牌必须做出改变,诸如吉利、比亚迪这样的车企已经开始对自身发展方向的新一轮审视与判断,“冲击中高端市场”的想法逐渐生根发芽。

文章导航
展开全部目录收起全部目录
收藏
+1
+1
推荐阅读
发表我的评论
您认为文章写的好么:
评价内容: 修改 本文共有 4 个网友评价,其中100.00%好评,0%差评。
评价理由:语句不通/文章阅读困难
0/5000字 提 交 同步到:
最新文章
加载中